发布时间:2025-01-04 13:15:00 来源: sp20250104
央广网天津8月2日消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时值盛夏,在津沽大地的各个项目现场上,大家的工作热情更盛。腾笼换鸟、产业焕新、城市更新……以“三量”带“三新”,天津市正不断盘活“沉睡”资产,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修补巷”中寻烟火 “幸福道”上真幸福
提起幸福道商业街,河北区的居民并不陌生。这里的前身是改革开放后天津市第一家农贸自由市场——幸福道农贸自由市场,市场始建于1978年,在1984年更名为幸福道商业街。最近,商业街中的“修补巷”主题商业街区开街,涵盖衣物织补、小家电维修、磨刀开刃等20余家修补小商铺聚集于此,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便利,也为老街重新注入了烟火气。走进“修补巷”,吆喝声此起彼伏,充满时代感的墙绘和店铺条幅上“修复时光 补足幸福 向往美好”的字样,让这里的生活气息更加浓郁。
在春元织补改衣店内,“传统精工织补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徐春元正一针一线修补着衣裳。“和普通简补不同,我一直在做的是精工织补,就是按照衣服的密度和原纹路结构进行修补,补好后是看不出来的。”徐春元目光如炬,丝毫看不出他已年过花甲。
织补六件套、几架缝纫机、各色的团线整齐摆放,织补好的衣服静静悬挂、等待重回主人怀抱。高端织补融入平凡日常,是一次探索,更是一种匠心。“我从事织补工作已经整整48年,培养了五六百名织补工艺人才、遍布全国。在了解到‘修补巷’规划后,我们看到了街道为百姓服务的初心。在这儿开店,我们不为钱,是为了服务更多百姓,传承和发扬织补技艺与传统工艺。”
不足十平方米的店铺承载的是便民服务烟火气,更是诸多手艺人的坚守与期待。在“修补巷”,闲置店铺重新盘活、分散的业态得到统一,居民“小修小补”的日常诉求得到了解决。“我搬来这边居住已经24年了。这条街以前就是卖水果蔬菜和日用百货,我们的许多需求得不到满足。现在这里变成了‘修补巷’,我们磨刀、修电器不用再跑远了,非常方便。”家住王串场街道的老人张秀芳说道。
开街一月有余,来此“小修小补”的居民络绎不绝。“商业街区以集群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民生服务提质升级,努力把居民日常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便民利民的‘满意清单’。”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街党工委书记张岩说,未来,该街区将规范“小修小补”等业态经营行为,纳入市场网格进行统一管理,吸引更多相关业态从业者入驻,真正实现居民有便利、摊主有生计、城市有烟火。
闲置资产换新装 “乐动港”里活力足
在天津市静海区团泊健康城,一片被重新盘活的街区蓄势待发。今年“十一”期间,这座集音乐演艺、体育运动、文化社交、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沉浸式文体小镇——团泊健康城乐动港将开门纳客。
“‘乐动港’将旧有的团泊奥特莱斯项目进行整体盘活改造,以体育运动、亲子、餐饮、购物等六大业态为基础,打造沉浸式文体小镇商业模式。”据天津政昕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国介绍,小镇的主力IP——LIVERSE音宇宙项目也将重磅落地,成为国内首个可容3000人的标准化科技智慧型音乐演出场馆。“项目预计每年将与100名艺术家合作,举办超100场音乐演出和超100场次艺术活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此外,小镇还将融合周边23个专业化国际标准体育场馆,以赛事举办和演绎流量为牵引,力争成为华北区域TOP级小镇模式新标杆。
截至目前,“乐动港”租赁签约率已达70%以上,主力商户已进场施工装修。作为土生土长的静海人,澎湃体育董事长李彭硕被这里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吸引,将在小镇落地他的文体事业“新蓝图”:“店铺预计8月10日将开始试营业。我们店主营健身与儿童体育健康培训,与团泊健康城定位一致,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专业服务。”
轻主体改造、重景观美陈设置……在不久的将来,一片全新的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生活街区将在团泊湖畔亮相,为区域“体育、文化、娱乐、旅游”生态圈注入经济活力。
“小红帽”有温度 “西营门”中见民心
“墙上的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也是老百姓和我们心连心的证明。”面对着指挥部挂满一墙的锦旗,天津市西营门城市更新总承包项目经理段超有感而发。
中交二公局西营门城市更新项目是南开区以“民生提升改善、产业转型升级”为引领的城市更新行动,项目范围内多为老旧小区、棚户区、老旧厂房,基础设施落后,周边配套不足,道路建设滞后。2023年,涉及19处老旧小区,287栋楼,惠及1.9万户居民、将近4.3万人的完整社区提升改造工程开工,化百姓“痛点”为“亮点”,将“更新”做到“民心”。
“我们的施工并非一蹴而就,是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动态调整的。”在施工过程中,段超与工友们多次邀请居民们走进现场指挥部,看规划、提需求。“家中有残疾人,能否让我们出行更便利”“孩子结婚要进婚车,请帮忙协调”……指挥部的《意见反馈记录表》(以下简称《记录表》)上,写满了大家的担忧与需求。民之所需,行之所至,段超与工友们对照《记录表》逐条落实沟通,力争满足大众要求。夏日里,居民们带上熬好的绿豆汤,自发来到工地为施工人员消暑解渴,这也让大家心里暖暖的。“在这里,老百姓有句话叫‘有事儿找小红帽’,这也给足了我们信心与动力。”在阳光下,段超头上的红色安全帽更加耀眼。
行走在已完成更新的街巷中,不仅道路平整洁净,项目部还请来专业人员为小区增添了墙绘。“那天我来看现场,看见幼儿园的孩子们就站在我们的墙绘前拍毕业照。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我感受到‘城市更新’不是冰冷的项目施工,而是真正带有温度的民心工程。”
除完整社区提升改造工程外,在不远处,产城融合片区更新示范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这里将打造为科技转化的承载平台,丰富片区功能。7月31日,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片宜居宜业的崭新片区,将在西营门隆重登场。
2024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切实增强经济活力。一砖一瓦,事关百姓安居;一屋一檐,体现城市风貌。“三新”“三量”工作是推动天津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做好全市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和突破口。伴随着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相继落实落地、华丽蜕变,一幅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图景正愈来愈清晰可见。
策划:王晔彪
统筹:张强
记者:褚夫晴 韩雨晨 周思杨
实习生:赵笑萱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