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1:44:16 来源: sp20250104
郭德纲说英语相声、马斯克讲中文
什么“魔力”让名人说出一口地道外语?
焦点
■一名编剧从今年年初开始使用ChatGPT辅助创作,在她看来,AI在写选题报告、发言稿、列提纲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曾痛斥AI是抄袭的高手,但它也正好弥补了人类在阅读量和资料搜集能力上的不足”
■尽管如今AI可以取代绘画、作曲等许多领域里的大量工作,但AI可以取代的创作,是非艺术享受层面的实际应用领域,比如商业插画、企业年会的背景配乐等,带有价值观、世界观的文学创作目前还无法完成
■随着AI技术的进步以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少市民担忧AI视频的发展,可能会让视频造假更为猖獗,“以后视频造假越来越容易,没有什么是可以直接相信的了”
本报记者 钟菡 张熠
“差点以为相声演员要去外国演出,特地加练了外语呢。”近日,一段郭德纲、于谦用外语说相声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该视频实际由AI合成,不仅能模仿演员原声、腔调,甚至口型也对得上,让不少观众觉得惊讶。
还有人用AI模拟知名歌星泰勒·斯威夫特、演员艾玛·沃森,以及特朗普、马斯克等外国名人说地道的中文,中国演员蔡明说流利英文的短视频发布在网上,语种切换后,口型、腔调几乎一致,有人称赞“这才是译制片腔调的翻译”。
如今,AI正广泛运用在绘图、配音、剧本写作等方面,“AI外语相声”“译制配音”等短视频的涌现,更加令人期待AI抹平语言障碍,促进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有了AI技术,能否真正改变文艺创作和传播方式?面对快速迭代的AI冲击,会有更多文艺创作者“失业”吗?
推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用AI合成的郭德纲等喜剧演员“译制配音”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除了英文相声,还有于谦用韩语说相声,以及作为“AI进化版”出现的郭德纲用英文采访赵本山等的视频。据悉,该创作来自国产AI软件HeyGen,通过Whisper识别、Tortoise-TTS合成带原始说话人音色的语音、Wav2lip替换口型等流程来实现“AI译制片”的效果。
此前,AI模仿孙燕姿、周杰伦等歌手的音色翻唱歌曲一度引发网络狂欢,如今AI技术已经能惟妙惟肖地模仿相声演员的口音、音色,让一位位大众熟悉的相声演员在台上说起英语、日语、韩语,就连口型乍一看也天衣无缝。有些人看好其发展前景,“这样是不是外国人也能听相声了?”AI如此“译制”,真能帮助相声更好传播吗?
“从现有认知情况来判断,AI完全融入现实生活,会跟网络和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不可阻挡之势。”看完用AI合成的郭德纲、于谦说英语相声的视频,上海市曲艺家协会相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相声演员赵松涛认为,AI技术在文娱领域的应用,会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在重大领域的应用,AI技术会解决更多更大的时代课题;其二是纯娱乐;还有一种,随着AI技术发展,在有意或无意中,制造或促进了民间的网络传播,“像相声艺人以及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艺人或艺术作品片段的AI化,也许在确保翻译准确无误的情况下,能够推动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目前,网络流传的外语相声和译制配音视频大多在一分钟以内,据了解,HeyGen虽然可以免费试用,但只能生成1分钟时长的视频,且生成需要等待很长时间,而付费版最便宜的也要每月24美元。
B站UP主“化身伊陆”发现,网络热传的泰勒·斯威夫特、艾玛·沃森等译制配音片段大都是演讲、采访或杂谈类视频,偏日常情景素材,如果将一个情绪饱满且颇具表演张力的视频“喂”给AI,其生成的外语视频就会显得与演员的表演格格不入。而且,许多乍一听觉得很自然的访谈视频,其实经不起推敲。比如英文原声想要强调的内容,在AI配音中被平稳地一笔带过,原视频的笑场细节也没有在AI配音中出现。“即便将AI调教到视频中这样的程度,工程量就已是肉眼可见的巨大。这么看来,把译制片交给AI的日子似乎还很遥远,但AI进步的速度是惊人的。”
也因此,尽管不少人担忧AI的出现会威胁到配音演员的工作,但业内人士大多持乐观态度。“最近这些AI合成视频我都看了,确实AI能代替不少文案、设计、译制类的工作。”作为年轻一代相声演员,上海品欢相声会馆的吴春梦尝试过用GPT-4进行相声段子的创作,“只能说AI可以提供一些清奇的思路,但现在还无法进行稳定的艺术创作。尤其相声、喜剧类艺术作品,还是要靠演员的生活阅历和体验进行创作。对我们这个行当来说,目前不用担心会被AI替代,如果AI能提供更多帮助那就更好了。”他觉得,包括这些相声演员说英语的AI合成视频,更多人还是“看个乐子”,“AI配音还无法取代译制片,因为配音演员也是有二次表演的。总之,AI暂时还无法代替艺术表演。”
慎重选择使用AI工具
如今,AI正在文艺领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今年杀青的电影《传说》中,在AI技术加持之下,宏伟的冰川神庙首露真容,黄沙大漠和雪海等场景逼真还原。经过AI重塑技术,《传说》还将重现27岁的成龙形象。动画电影《贝肯熊》《年兽大作战》导演张扬也透露,他在创作中已经使用AIGC技术,产出的内容质量甚至让他有了一些“危机感”,“我们行业内有一个叫文学策划的角色,他可以帮你捋故事方向、开脑洞,给予故事更多可能性,如今有一个角色比他干得要好,那就是AI。现在我工作中会习惯性地先用AI来做策划。当一段故事形成之后,我要提炼和总结,这时,AI又派上了用场。”
编剧黄欢(化名)从今年年初开始使用ChatGPT辅助创作,在她看来,AI在写选题报告、发言稿、列提纲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曾痛斥AI是抄袭的高手,但它也正好弥补了人类在阅读量和资料搜集能力上的不足。AI写的报告逻辑非常清晰,提纲一分钟就可以列出十条来,我有时候会和AI聊天,看它能不能给我好的创作思路,有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几乎离不开AI。”
不过,AI并不能替代编剧的所有工作。刚上手第一天,黄欢就发现了AI的问题,“它只能进入前期工作,做个大纲,打个草稿,但无法完成要分三四个阶段完成的文本。而且,AI不能写对白,因为它没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她举例,AI可以模仿赵本山的语言风格创作东北味喜剧,但每句话的长短、停顿都会很整齐,更像是游戏文本。很多影视剧靠潜台词来推动剧情,这也是AI无法理解的。“让AI写对白,它只能做到在几句话之内‘你一句,我一句’地顺下来,难以很好完成以对话推动矛盾冲突的戏剧意图,充其量只能是很低的水平。”
尽管网上也有所谓AI创作的相声段子,但赵松涛认为,相声演出或影视剧配音都是语言的艺术,需要演员有自我情绪、情感的表达。“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演员演出时都下了功夫。按照快板的创作技法,辙韵平仄、章法结构、情感表达,AI创作肯定不如有专业水准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好。”在他看来,AI无法彻底取代艺术家的技艺和情感,但技艺和情感也并非只能由艺术家表达。“以肉眼可见的科技发展速度,谁能保证AI不进步呢?”
从年初ChatGPT大热以及随之出现的原画师“下岗”风波,AI技术的进步一度引发各个行业的焦虑感。黄欢坦言,自己开始接触AI,和年初行业里“风很大”有关。“当时大家都在使用,好像不想办法赶快掌握就会跟不上时代。许多写作群也在培训AI操作方式,课程很贵,还出现了很多收费群。”最近已经没那么多人讨论付费AI写作培训课,“一方面是大家习以为常,另一方面可能与线上免费教学越来越多,了解的人逐渐增加有关。”她认为,尽管如今AI可以取代绘画、作曲等许多领域里的大量工作,但AI可以取代的创作,是非艺术享受层面的实际应用领域,比如商业插画、企业年会的背景配乐等,带有价值观、世界观的文学创作目前还无法完成。
面对AI时代的到来,赵松涛觉得自己“一点儿危机都没有”。“AI肯定不会先抢相声这碗饭。不过,如果条件和时机成熟,我一定会在自己的创作中,加入AI元素。”他这样形容自己的态度,“乐观面对,宽容接纳;紧跟时代,无愧当下;憧憬未来,心怀天下。”
今年8月15日起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指出,“提供者应当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标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可以通过给AI作品打上数字水印的方式来区分。但就目前网络流传的视频来看,许多AI合成作品并没有显著标识。在众多AI合成视频面前,有些人信以为真,感叹“现在说相声也这么卷了”;也有人担心这样以假乱真的视频操作会应用到其他领域,“诈骗犯要是学会,老人是不是更容易被骗了”。
AI郭德纲是否涉及侵权?福建格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曾明泉告诉记者,这一类用AI合成的方式去生成名人、影星或相声演员说外语的视频,与早前流行的“AI换脸”涉及的法律问题相差不大,主要还是人格权的问题。“如果这种声源获得明星个人的许可,那不存在侵犯其声音权的问题,如果没有获得授权,这种近乎一致的声音,大概率侵犯声音权、肖像权,而且如果合成声音本身内容带有歪曲、诋毁等信息,还可能侵犯名誉权以及他人的财产权。”
随着AI技术进步以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少市民担忧AI视频的发展,可能会让视频造假更为猖獗,“以后视频造假越来越容易,没有什么是可以直接相信的了”。曾明泉在工作中也遇到不少相关案例。“比较多的是AI换脸的话题,AI换脸属于利用AI信息技术手段编造或者伪造他人肖像的行为,侵害了肖像权。AI语音诈骗的话题也比较常见,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实施诈骗,这种案件也较高发。”
“AI工具确实在某些方面带来方便,但是作为用户,还是应该慎重选择使用AI工具,特别是收集个人生物信息的设备,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同时也应该合理使用AI工具,避免侵害他人权益。不能过度使用AI工具,对他人声音、肖像、名誉等造成损害。”曾明泉表示。(解放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