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见证光彩事业聚沙成塔

发布时间:2025-01-10 14:17:51 来源: sp20250110

  提到光彩事业,有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名字是绕不过去的——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他是光彩事业发起人之一,也是光彩精神的践行者。在光彩事业发起实施30周年之际,刘永好接受《中国新闻》报记者采访,讲述他与光彩之间的故事。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受访者供图

  记者: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组织推动下,30年前,您和其他9位民营企业家一起发出《让我们投身于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的倡议书。您的初衷是什么?

  刘永好:我小时候经常早上五六点钟光着脚去街上捡煤渣。后来有一次坐火车经过凉山,看到窗外有孩子跟自己当年差不多大,也是赤着脚在铁路旁捡煤渣,我很受触动。当时国家已经取得一定经济成就,我们企业也有了很大发展,给老少边穷地区的援助也持续了多年,但还是有覆盖不到的人群,怎样才能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

  我先后向全国工商联和中央统战部的领导汇报,说中央提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们民营企业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有市场观念,有就业渠道,能否用这些优势,做一些有利于贫困地区老百姓的事呢?他们都很赞同,并希望由我牵头召集民营企业家发起一个倡议。

  我联系了几位企业家,大家一拍即合,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决定要做这个事了,但名字没有定。后来有人提起当年胡耀邦同志说搞个体工商业是光彩的,我们办民营企业,做扶贫事业,当然更光彩。于是我们就把要发起的扶贫事业叫做光彩事业。

  记者:四川凉山与您颇有缘分。您参与发起光彩事业的念头是在凉山产生,投建的第一家光彩事业饲料厂是在凉山,此后又深耕凉山。您能否介绍下光彩事业在30年中给凉山带来的变化?新希望的帮扶模式有何变化?

  刘永好:谈起凉山的变化,你刚才提到我们建的第一个光彩事业饲料厂是最好的见证者。厂子刚建好时,四周都是荒地、农田,现在饲料厂四周都是高楼住宅和商铺,工作几十年的员工对能带动周围发展都感到特别骄傲。

  过去三十年,我们的帮扶模式已经走过了“三代”。第一代,是由我们自己投资的产业扶贫模式。1994年,新希望投资1500万元,在四川凉山建起全国首家“光彩事业”工厂——西昌希望饲料公司。这家工厂从签约到建成投产仅用63天,30年来,每年带动两万六千多农户增收超过2亿元。

  第二代,是1+1+1+1+N的精准扶贫模式。在凉山昭觉县,我们采取“政府+扶贫单位+龙头企业+村集体+N个贫困户”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代,是全产业链带动扶贫模式。在贵州施秉,新希望依托旗下多个公司分别实施扶贫项目,将生猪养殖、农货外销、易地搬迁、环境打造、旅游开发等产业建设相结合,保障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持续造血扶贫。

1995年2月5日,刘永好看望西昌希望饲料厂员工时所拍合影。受访者供图

  记者:您那一代的企业家普遍经历过苦日子,对贫困人群天然有一种亲近和关爱。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二代、企三代开始接班,如何确保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继续传承?

  刘永好:我认为,首先要让企二代、企三代很早就深入企业内部,并且从基层工种做起,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应将做出卓越贡献、优秀的年轻民营企业家纳入国家高规格表彰体系,树立模范典型,像爱护科学家一样爱护他们,让他们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充分认可。

  记者: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光彩事业的“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如何统筹兼顾?

  刘永好:一直以来,光彩事业都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探索集市场行为、经济行为和公益于一体的有效扶贫开发模式,推动过去简单的捐赠式扶贫向“输血”式扶贫转变,再向“造血”式扶贫升级。

  我认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增强农村和农民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产业扶贫目的不是商业化和规模化,其核心在于更好地利用市场的效率机制来推动脱贫、来助力乡村振兴、来解决社会问题,这样才能使得脱贫和乡村振兴事业更有效和更可持续。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只有把自己的企业办好,自身实力增强,才能务实高效地支持参与光彩事业和公益事业。因此,企业一方面要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得公益事业更有规划性、更长远;另一方面要考虑与自身优势相结合,充分整合资源以实现公益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记者:30年前,《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的倡议书中写到,中国民营经济每年要为老少边穷地区培训一千个人才,开发一百个项目,开发十种资源。如今,这个目标早已完成,并远远超出预期。后来您给自己立过新的目标吗?新希望集团为此有哪些规划?

  刘永好:2020年,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新希望提出用五年时间做五件事助力乡村振兴,简称“五五工程”,即:未来五年要投资500亿,振兴乡村产业;新增5万就业岗位,带动大学生、农民等农业从业者就业;再公益培训5万绿领新农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服务5万涉农主体,帮扶农户及中小微企业成长;建设5个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打造数字化乡村振兴样板。

  未来,新希望将在乡村人才培养、科技节粮两个方面持续发力。2021年,新希望集团联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起乡村振兴“村长班”公益培训项目,想培养一批了解市场、懂管理、懂融资、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基层管理者。2022年,新希望提出“节粮专项行动”,联合21家产学研单位,组成“节粮创新联合体”。目前已实现节粮138万吨,相当于节约了200万亩土地的粮食。

  记者:您曾经说过光彩事业是没有终点的长征。从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您认为民营企业未来在光彩事业中应该有哪些新作为?

  刘永好:首先,向互联网企业学习,把新技术、新形式运用到光彩事业中。其次,要紧跟时代的需要,设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再有,要搭建平台,号召引导更多力量参与进来。公益需要的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一起做更多,不是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最大可能地调动更多企业参与进来,“聚沙成塔”。(完)(《中国新闻》报记者刘军报道)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