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样化专业性金融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24-11-25 22:11:55 来源: sp20241125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其中,要建立健全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何为多样化、专业性?接下来,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的主要抓手是什么?哪些新政策将陆续落地?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何为多样化专业性

  何为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多样化主要是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类型要丰富多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说。从金融产品的角度看,不仅要包括传统的信贷、股票、保险、基金、信托、理财等,还应包括用于满足消费者新型金融需求的创新性金融产品,比如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等;从金融服务的角度看,不仅要包括融资服务,还应包括投资顾问服务、财富管理服务、风险管理服务等。所谓专业性,李广子认为,金融产品和服务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能够有效满足消费者不同类型的金融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逐步丰富,金融结构不断优化,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需求的适应性大幅提高。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居全球第一位,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位,债券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位,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9年稳居全球第一位。

  其中,数字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发展普惠金融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经过10多年发展,我国普惠金融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郭武平说,截至2023年12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比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高13.13个百分点。

  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也日渐完善。“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目前已积累养老金规模超6万亿元,覆盖近1亿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负责人尹江鳌说,要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推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启动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

  尽管成效显著,但仍存优化空间。“以银行业为例,尽管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较为充分,但与消费者金融需求特点的匹配度还不高,金融服务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李广子说。一方面,对与经济发展转型有关的一些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不够,以科技金融为例,银行业对风险相对较高且处于早期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支持力度不够,投贷联动产品规模偏小。另一方面,对普惠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关于新市民群体,目前还缺乏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为此,接下来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李广子建议。

  做好“五篇大文章”

  “经中央批准,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此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新形势下,我们将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特别是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因势利导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适配性,以金融强助力经济强,以金融稳助力经济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香港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

  具体来看,科技金融服务将突出“多层次”特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稳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制造业金融支持举措,指导金融机构落实落细各项政策要求,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其中,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占比均超过四成。

  绿色金融服务将更加多元化、差异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根据绿色低碳项目的融资和风险管理需要,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开发气候友好型绿色金融产品,提供多元化、差异化金融服务。”李明肖说,要拓宽绿色保险覆盖面,发展绿色信托、绿色租赁,有序拓展绿色消费信贷业务。

  普惠金融服务将聚焦“又普又惠、好用不贵”的特点。“将普惠小微贷款的认定标准,由现行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放宽到不超过2000万元。”潘功胜说,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拓展支持范围和增加工具规模。

  养老金融服务将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为抓手,聚焦新产业、新业态人员的养老保障需求。尹江鳌介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属于普惠型养老保险,投保简便、灵活交费、收益稳健,锁定到60岁后、年金化领取。“该试点自2021年6月开始,2023年10月转为常态化经营。截至2023年12月末,保单件数约74万件,累计养老准备金规模超106亿元。”尹江鳌说,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个人养老金相关金融产品供给,针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特点,研究完善相关业务监管规则。

  数字金融服务将平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确保数据安全、守住风险底线的同时,增强数字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我们将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优化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负责人刘志清说,与此同时,积极拓展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服务渠道,通过数字化手段,触达那些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群体,持续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可获得性。

  丰富跨境金融产品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潘功胜说,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内地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优化沪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互换通等安排,为海外投资者通过香港配置内地股票、债券以及香港市民购买内地理财产品提供了很多便利。

  接下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将推出“三联通、三便利”共计6项政策举措。“三联通”是指,将“债券通”项下债券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进一步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发布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实施细则。“三便利”指的是,在大湾区实施港澳居民购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扩大深港跨境征信合作试点范围,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

  1月24日,新修订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正式对外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的渠道将更加多元,可购买的理财产品将更加丰富。

  具体来看,《实施细则》调整了“南向通”业务的内地投资者参与条件,将个人投资者额度从10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300万元人民币,增加证券公司参与试点;同时将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由“R1至R3”扩大为“R1至R4”风险等级(不含商品期货基金),细化明确境内销售机构、境内合作机构展业行为规范。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至今,渣打银行发现,大湾区居民的理财意识浓厚,对多元化投资、全球化资产配置有很强的需求,相关业务稳步增长。”渣打银行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说,新修订的《实施细则》发布后,该行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推进产品与服务升级,将符合资格的“南向通”基金产品数目增加至超过140只。此外,在“北向通”投资产品方面,渣打银行将增加人民币存款产品、超40只风险等级为R4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覆盖新消费、新能源、新基建、新制造、新科技等行业,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与内地及香港金融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合作,助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说。(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