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20:31:09 来源: sp20241227
30年来许多台商把上海当作第二故乡,更转型升级迎向新发展机遇
“一直在这里,未来也会在这里”
本报记者 洪俊杰
一
“台商已成为上海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30年前,1994年10月14日《解放日报》头版刊文,“至上月(1994年9月)底,台商在沪投资企业累计达2030家,协议投资金额38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数的五分之一和六分之一强。”
也就是在那一年,27岁的高雄青年李政宏第一次来到上海,接手父亲留下的企业。如今企业已经上市,年销售额从1994年时的200万元人民币增至当下的10亿元。在企业安亭总部,已是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的李政宏很感慨:“台商台企一直是上海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大陆的发展,功劳簿上要记上台胞台企的一笔”。回顾过往,在沪台企的成长史正是上海的发展缩影。上世纪90年代起台企来沪投资设厂,当时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最初传统制造业延伸至电子通信产业。凭借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台企在上海生产后远销海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出口大幅增长,台企乘势发展壮大。
本世纪以来,随着两岸交流日益活跃,台企的目光也从海外转向身边。餐饮、美容、娱乐、文创、大健康、宠物医疗……服务型台企来到上海,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在沪台商的新赛道,台企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23年底,上海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1.96万家,累计吸引合同台资466亿美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有台企地区总部33家、研发中心36家。
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如今大陆正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海台企借此东风,或加码布局,或搭建桥梁,通过“转型升级,持续深耕”与“着眼内需,放眼海外”,共享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机遇。
二
走入位于张江的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熄灯工厂”正在运转。通过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控制,机器人手臂、输送带、智能搬运车能有条不紊运作。不用工人在旁,物料可以24小时在基地内精准流动。更重要的是,系统能因生产要求不同而迅速调整,提升产线的弹性与敏捷度。
这家工厂也是环旭电子的全球旗舰厂。环旭电子起步于台湾,如今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墨西哥、越南、台湾地区等地设31个生产点,运行着220多条生产线,高智能化的上海工厂成为海内外同行学习标杆。
“这些年,许多台企对接上海产业发展方向,汇入上海发展的大江大河中。”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说,上海台企瞄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通过对接需求与提升能级,将原有的技术优势转换成产品优势、规模优势。
环旭电子董事长陈昌益介绍,上海营收占企业全球营收总数近五成,基于上海人才优势、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高端技术和研发工作都集中在这里。以SiP模组为例,因其有集成度高、稳定性强、功耗低等优势,符合手机、手表、蓝牙耳机对组件“轻薄短小”需求。企业生产SiP模组出货量超50亿套,位列全球首位。
不仅是环旭电子,台企长期以来在电子信息、半导体、光电等领域拥有先进技术、丰富经验与全球网络,这与大陆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相契合,也给自身带来更多发展契机。
比如,硅基OLED被视作元宇宙设备的主要显示屏。 下转 3版(上接第1版)2019年,台企冠捷科技创始人潘仲光就通过战略投资,与上海季渊团队合作成立昀光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一条8英寸硅基OLED微显示器生产线。再如,李政宏所在的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升级,研发出智慧阀门,产品集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阀门开口“说话”。
三
有的台企选择升级,也有的企业选择转型。
“我们转型是被‘逼’出来的。”麦可将文创园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连泰瑞告诉记者。1992年他的父亲来七宝投资建服装厂,2009年工厂外迁,厂房改成办公楼,“我们是周边最老的建筑,处在租赁市场最底层,当时主要当仓库用,卡车进进出出,整天灰天灰地”。
文创成为企业转型突破口。“台湾有创意、有业者,上海有资金、有市场,充满时代沧桑的老厂房也能成为卖点。”2015年起园区划出30%面积用于发展文创业,并为业者提供诸如创业辅导、政策指引、租金优惠等措施,吸引两岸40多家文创工作室入驻。麦可将还与台湾多个文创机构合作,成为不少对岸业者来大陆的首站。
到了2018年,上海出台“惠台55条”,这是大陆首个省级层面惠台政策,其中的28条涉及为台资企业在上海投资及经济合作给予与当地企业同等待遇。外界相信,这有助于在沪台企简化审批手续,降低经营成本,助力转型发展。
连泰瑞决定再度转型。去年底,园内文创特色酒店开业,木雕、陶艺、唱片等文创产品摆在其中展示,“所见皆可售。老师的工作室就在附近,住客看中后能找他们对接。”这种“前店后厂”模式打通文创业上下游,文创酒店、文创园区又为办公楼添色不少,“我们的租金是附近最高之一,出租率九成多”。
深耕上海的同时,不少台企选择出海。不久前,上海冠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江锡毅有了新头衔——快乐柠檬全球CEO。这是家全球性茶饮企业,如今在欧美有近千家门店。
企业以制作箱包起家,但多元化发展一直是江锡毅的经营理念。即便在箱包畅销的年代,他就引进年轻人喜欢的背包品牌杰斯伯(JanSport),后来把产品销售主渠道由线下转到线上,如今又决定投资茶饮业。
按规划,上海会成为企业产品的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而海外会成为企业的市场中心。“两边市场有时差,这边常见的营销策略与产品口味,在海外可能还是很新鲜。”江锡毅认为,与其直面大陆市场激烈竞争,即便要适应海外不同消费习惯及商业规则,走出去仍是企业务实选项。
四
与企业同时转型的,还有上海的台商。作为台商二代,江锡毅与连泰瑞亲历过父辈在大陆建厂经营全过程,“30天的订单客户要20天完成,全厂上下没日没夜干,赚的都是辛苦钱”。
在江锡毅看来,前后两代台商相比,最大区别是信息获取途径不同,上一代多靠朋友间口口相传,这一代更多是从网络获取,商业信息很难被禁锢在小圈子中。“在厂里接订单、安心生产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每个行业都有它的周期,发现商机后,一定要想办法跑得比同行快。”
时代的不同会让两代人理念产生“冲撞”。“老一代人要有包容度,接受时代变化在加速的现实。年轻人要理解老一代,为他们控制风险、踩踩刹车。”因家庭变故而忽然接班,“1.5代台商”李政宏能够理解两代人。
“我不认为不子承父业就是没上进心。”从纺织转行文创的连泰瑞说,“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每一个人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他不建议年轻人刻意去闯新路,“我们既然有幸能站在前辈肩膀上,就应该思考如何在他们基础上转型升级,让上一代积累下来的产业焕发新生命。”
对于自己下一代,台商们多选择顺其自然。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进入生产领域后,很难以自己经验为后代规划路径。至于企业,是继续家族经营,还是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是继续发展主业做大做强,还是花开多支分散风险,都要审时度势再考虑。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许多台商把上海当作第二故乡,在这里扎根、深耕,再生根,有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不断为“两岸一家亲”“命运共同体”写下生动注脚。
五
新老台商逐梦上海还在进行中。建文创酒店时,连泰瑞向银行贷款3000万元人民币,“有人说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但我希望能把酒店装修得更好”。他看好上海的未来,随着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来到上海,文旅市场会扩大,酒店生意也不用担心。
上海的产业升级给台企更多机遇。“上海汇聚大量专业人才与研究机构,推动元宇宙领域加速创新。”潘仲光看好这一产业前景,愿意进一步在上海投资。陈昌益告诉记者,特斯拉已成为环旭电子的重要客户之一,企业希望通过进一步研发创新,找到更多合作伙伴,“上海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领军城市,我们希望向车企提供芯片、模组、系统端等关键制程技术。”
在盛九元看来,一方面,台企在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深耕多年、基础扎实,另一方面,台企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多设在上海,生产要素集聚度高,台企需要思考的是,未来如何用好企业优势及上海优势,更好融入本地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
“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台企发展不能只是简单的技术升级与生产力提升,最重要的是调整企业战略,主动对接大陆产业发展方向。这一过程难免有阵痛,但转过来了,就会有一片新天地。”盛九元认为,我们需要思考上海如何在“五个中心”建设中有效吸纳更多台商台企元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过程。
采访结束前,李政宏回忆起1994年初来时的上海:当时南翔工厂四周都是农田,只有零星几家小超市,下午4点就关门歇业。采购员从南翔去北京西路五金街买零配件,早上出发到天黑才能回来。后来,上海交通上天入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上海会变好,在我意料之中;能变得如此之好,在我意料之外!”
李政宏希望,不要忘记台商台企为这片土地打拼过,“过去30多年,我们台商一直在这里,未来也会在这里”。(解放日报)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