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08:10:58 来源: sp20241205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稳定乡村生源,既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之举。
如何补齐短板,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撤点并校”并非唯一出路。尊重村民意愿,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也是可供选择的方案。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金塘小学发挥小班优势,加强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引入特色课程,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坚持“一校一策”,类似实践还有不少。为解决偏远农村薄弱学校音体美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的问题,甘肃实施“‘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项目,为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条件。结合山高坡陡、校点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等情况,贵州分类施策,修缮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校园校舍,配置必要的可移动设施设备,保障了基本教学和生活需要。
实践证明,小规模也能办得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不仅能够建立充分交流、作业面批的学习环境,还能与早期阅读、自然课堂、乡土文化相结合,让乡村少年儿童充分认识家乡特质,赓续文化根脉。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才能确保孩子们不仅“有学上”,也能“上好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04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