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狮少年”的逐梦之旅:是热爱,也是传承

发布时间:2024-11-23 15:08:58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网 宁德3月17日电 (吕巧琴 吴允杰)台前,锣鼓声毕,片刻前辗转腾挪、雄姿飒爽的线狮骤停,安静匍匐台面上。台后,一群少年缓缓走出,稚嫩的脸庞上挂着豆大的汗珠。

  “与线狮共舞,是我们的爱好,更是我们对传统非遗技艺的热爱与传承。”“兴贤少年线狮队”领队陈吉宏近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说。

  扎根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兴贤村的“兴贤少年线狮队”中,最大的成员24岁,最小的仅13岁,平均年龄为18岁。他们用手中锤敲响锣鼓,以手中绳舞动线狮。

图为“兴贤少年线狮队”队员们制作线狮。褚子强 摄

  留传于霍童镇的霍童线狮,又称“抽狮”,继承中华狮舞千年文化,拥有丰富的表演内容和制作技艺,是一种集文功、武功于一身的传统民俗文化,被誉为“中华一绝”。2006年,霍童线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线狮队是我和几个小伙伴于2014年自发成立的。”陈吉宏告诉记者,在观看霍童线狮表演时,他们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成立一支自己的线狮队,开启“线狮少年”逐梦之旅。

  竹子的年份要老、日照时间要长、竹节要长……挑选制作线狮的竹子是第一道繁杂的工程,而后搭骨架、火烤、填充、定型、上色、装饰等流程更为考究,制作一只线狮,往往需要花费一至两个月的时间。

  凭借着热爱,陈吉宏和他的小伙伴们自学竹匠,在父辈帮助和参考其他制作方式下,做出了属于他们的线狮,并开始在村中训练。

图为“兴贤少年线狮队”队员们正在练习舞动线狮的各项技巧。褚子强 摄

  然而,霍童线狮家族传承规定严格,师傅难寻。“没有师傅教我们动作,我们就自己去看镇上的表演,看线狮演出的视频,一边看一边学,慢慢把握技巧。”陈吉宏说。

  霍童线狮表演者在拉线时,看不到舞台上的狮子,完全凭着锣鼓声的轻重缓急操纵狮子舞动。一只线狮大则40多斤,小则20多斤,要通过绳索让其跳跃舞动,并非易事,是体力与默契的一大考验,更需要大量练习。

  因制作线狮手掌被竹子划伤布满疤痕,被绳子抽打到耳朵导致耳鸣,控制不住线狮重量从高台摔下……近10年间,队员们练习时受伤在所难免。

  但凭着一股韧劲与热爱,他们的技艺快速提升。这期间,他们经历过亲友的不解,也感受到满满的暖意;有村中老师傅为他们进行木工加工,也有乡贤为他们外出表演筹措路费。

  “对于热爱的事业,受伤的疼痛只是一时的,掌握技艺的快乐却能持续很久。”队员陈潮说,他们还会打点零工,用来补贴线狮制作的手工费、演出的食宿行费用等支出。

  “兴贤少年线狮队”的坚持和努力,吸引“小少年”不断加入。如今,这支队伍从最初8人发展到30人,技艺精进,规模扩大。

  今年14岁的宋佳诚,跟着这支线狮队学习已有4年。“学习线狮很有趣,队里氛围很好,也很佩服吉宏哥他们这么多年的坚持。”

  对于陈吉宏来说,最幸福的时候,就是演出赢得观众掌声和赞许的那一刻,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他希望能带着这群小伙伴们共同成长,让他们的线狮梦成为全村人的骄傲。

图为“兴贤少年线狮队”2024年春节期间走进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芹屿村表演霍童线狮。褚子强 摄

  如今,陈吉宏及其队员也在探索着属于Z世代的非遗传播之路。他们通过直播记录日常,并不断尝试将时下流行的元素加入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霍童线狮。

  他们还与村中探讨将观看线狮表演纳入研学活动,筹建线狮队的网页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打造一个线狮爱好者之家。

  “将当代潮流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是我们这一代传承非遗文化最大的优势。”陈吉宏表示,将继续“线狮少年”的逐梦之旅,带领队员们一同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