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位老兵重回雪山:“我的心永远属于甘巴拉”

发布时间:2024-12-27 20:43:48 来源: sp20241227

飘扬的旗帜。

老兵登上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阵地,与新战友一起举行升旗仪式。

“唯有精神的力量才能让连队永葆战斗力”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战斗墙上,老兵的名字无比闪耀。细数这些名字,排在第一位的“张在安”格外醒目。

“张在安是甘巴拉雷达站选址定点的奠基人,也是第一代高原雷达兵的先驱。”现任甘巴拉雷达站余站长深情讲述这位老兵的故事。

1965年,甘巴拉雷达站组建命令下达,时任参谋的张在安受领任务,上山建站。海拔5000多米的山巅,他一次次带队上山勘测,攀登时用脚趾紧紧扣住石缝,脚指甲被磨掉,长出来又被磨掉。

2013年张在安病危,弥留之际说出最后的心愿:“我这一生,愧对家人,但我对得起党、对得起雪山,我的心属于甘巴拉……甘巴拉,我一定要回去。”老兵离世后,家人遵照他生前遗愿,并请示部队同意,将他的骨灰埋在了阵地下方的山坡上,用石块堆起一座玛尼堆。

“老前辈,我来看您了!我已通过放单考核,可以独立值班了……”雷达操纵员贺旭取得值班资格,在前往阵地轮换途中,专程来到张老兵长眠的玛尼堆前,敬上一个军礼。

雪山无言,阵地无言。贺旭相信,这一幕,老兵会在天上含笑注视。

张在安的儿子来到甘巴拉,看望父亲老部队的战友。

“老兵,就是甘巴拉最高的山。”

刚到甘巴拉雷达站,贺旭就曾听班长说起,雷达站是由许多像张在安这样的老兵呕心沥血建起来的。老兵对于甘巴拉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没有老兵的坚守就没有甘巴拉的精神之山。

雷达站邀请一批老兵回到甘巴拉,与新兵一起回顾往昔战斗岁月。穿越时空的对话,涤荡内心的共鸣,雷达兵艰苦创业的画面浮现在眼前,一种精神力量冲击着每个人的心房。

作为同批中第一个放单的新兵,贺旭在发言中说:“什么是甘巴拉精神?老兵为我们立起了榜样。”

如今每当新兵下连,雷达站都会组织大家到玛尼堆前敬献哈达,在教育课上重温老兵故事,砥砺奋斗决心,传承老兵精神。

坚守甘巴拉,是要有点精神的。

“在甘巴拉坚守一天不难,但坚守几年、几十年却是难上加难。”如今再上阵地,曾任甘巴拉雷达站主官的李再华,感受到高原保障能力的提升;他同时也发出感慨:“条件再怎么改善也是相对的,工作生活在海拔5000米之上的‘生命禁区’,唯有精神的力量才能让连队永葆战斗力。”

翻开雷达站花名册,许多战士出生日期一栏写着:2002年、2001年、2000年……如今的甘巴拉雷达站,00后战士正在接过老兵的接力棒。

“每年都有老兵离队,但老兵精神会留下来。”如今在甘巴拉,三级军士长唐可是最老的老兵之一,去年“师傅”也脱下军装,叮嘱他替自己守好雪山。如今每次值班,想起班长的话,他都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在甘巴拉雷达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急难险重的任务,老兵必须顶得上去、冲在一线。那天,唐可和新战友分享了一次难忘的参训经历。

一次多兵种演训任务,西北大漠战鹰轰鸣,霹雳升空。训练首日,银屏光点交错,战况错综复杂,接二连三的电子干扰,让唐可和战友必须尽快拿出应对之策。

“班长,怎么办?”复杂考验下,一双双眼睛焦急地望向唐可。

“别慌,一起想办法。”唐可稳住战友心神,立即组织大家复盘反思,针对目标特性集智攻关,形成方案反复模拟强训。接下来几天,他们准确判情,助力任务分队获评“优秀”。

“连队会用更为严格的标准来要求甘巴拉人——锤炼本领,不是一分一秒,而是无时无刻。”在义务兵期间参加空军专业比武,余站长就曾勇夺第一,刚接任主官时,他对于“无时无刻”这个“甘巴拉标准”理解的还不充分。

一次新兵放单考核,余站长看到新兵以大纲满分标准通过,心里还挺高兴。然而紧接着,一位老兵的现场展示远超大纲规定,用行动证明了一个属于甘巴拉的标准。

“甘巴拉标准”意味着追求卓越、不断超越,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在甘巴拉,义务兵专业考核按军士骨干标准来掌握,军士骨干按训练尖子来要求,训练尖子向“一专多能”升级。

“老兵让连队放心,连队让祖国放心。有老兵在,连队就有底气。”回顾成长经历,95后指令标记员李峥嵘说,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班长的帮带,“他们总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伸出大手拉一把。”

如今李峥嵘早已成长为业务骨干,两获旅专业比武擂主。在他心中,老兵仍是他看齐的标杆。

一位老兵(左二)与昔日战友亲切拥抱。

“再苦,党有召唤就行动;再难,祖国需要就向前”

荣誉室中,大大小小的奖状、奖杯记录着甘巴拉雷达兵的奋斗足迹。

自1994年甘巴拉雷达站被中央军委授称以来,官兵在历次任务中战胜困难、经受考验,连续30年获评先进。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回望历史纵深处,旅领导深有感触地说:“老兵就像高原的砾岩,是连队一往无前的‘奋斗因子’,用行动诠释了一流的标准、一流的技术,支撑着连队坚实的底盘……从某种意义上说甘巴拉精神就是老兵精神。”

雷达站组建初期,没有现代科技辅助,老一辈官兵用血肉之躯与恶劣自然环境搏击。“再苦,党有召唤就行动;再难,祖国需要就向前。”甘巴拉老连长夏仲昌说,甘巴拉最不缺的就是精神。

那时,他们一门心思练兵备战,年底,连队报情正确率创下新高,兵器故障率几乎为零。

追忆光辉岁月,老连长激动而兴奋。在场新战友却不知道,这位老兵因为长期在高原超负荷工作,晚年在心脏安装了支架。

“我有两副‘支架’:一副是医生装在心脏中的金属支架,另一副是甘巴拉赐予我的‘精神支架’。”已经78岁高龄的夏仲昌,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再上甘巴拉,他特地录制视频为新战友寄语:“甘巴拉是青春,是一生牵挂,期盼甘巴拉新战友再创辉煌佳绩。”

收到老部队的邀请,连队第8任指导员林红卫格外激动。林红卫已71岁高龄,他说,离开雪山后,无论遇到任何困难,甘巴拉始终是支撑他的精神支柱。

和林红卫一样,许多老兵在接到这份邀请时都感动流泪。一起回家看看,是他们共同的期盼。

1989年,战士许正兵在值班时突发肺水肿,牺牲在阵地上。战友们为了纪念他,在连队栽了一棵“正兵树”。

就在许正兵牺牲的那一年,一个名叫张建的甘巴拉战士出生了。2007年,18岁的张建来到甘巴拉,患上了习惯性肺水肿,一上阵地就会发作。亲人劝他退伍,站长让他下山休息,他却不愿放弃。

“甘巴拉战士,要像雪山一样挺拔。”

张建在医生建议下加强针对性锻炼,身体逐步适应了高原环境,始终坚守在自己的战位上。直至去年,他才依依不舍地脱下军装,和他的前辈许正兵一样,把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永远留在甘巴拉。

如今,这种精神已转化为年轻一代甘巴拉人的价值观念,引领着他们的每一次战备转进,每一次为战冲锋。

天线不停转动,老兵精神在今日甘巴拉,正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着、延续着。

离队前,王胜全最后一次上阵地检修装备。

在甘巴拉坚守28年,一级军士长王胜全忘不了初上阵地时,班长那句“交班不交故障,没什么比空情更重要”的叮嘱,忘不了老兵通宵达旦抢修设备,忘不了老兵面对人生得失时的淡然与洒脱。

去年11月,王胜全光荣退休。退休命令宣布后,他把一份工作日记留在了连队。他独自一个人爬到山顶,眺望雪山和羊湖,找来许多石块摆出一个大大的“兵”字。

王胜全含泪对雪山说:“请雪山不要忘记,曾有一个名叫王胜全的‘兵’守在这里。我要走了,就让这些石头代替我,继续为雪山站岗。”

甘巴拉不会忘记每一位老兵。

走进新时代,连队向战发力、向难攻坚、向新转型的步伐加快,追赶前辈脚步的使命感、能力欠缺的危机感,萦绕在新一代官兵心头。

那年,连队装备更新换代,面对从键盘到软件的变化,已经熟悉老装备的雷达操纵员郭洪波深感压力。

“不钻研新装备,就跟不上时代,也对不起老兵。”郭洪波带领战友一头扎进了新装备方舱,一本操作手册都被他们翻卷了边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很快掌握装备操作技能,在完成能力重塑的同时,有效缩短了新装备战斗力生成周期。

甘巴拉基层官兵代表登上甘巴拉阵地,签字留念。

“接过老兵的接力棒,忠诚戍守祖国的‘蓝天界碑’”

雪山条件艰苦,每一名来到甘巴拉的兵,都把坚守甘巴拉作为青春的砥砺。二级军士长申董初常年驰骋天路,是全军表彰的“红旗车驾驶员”,一直梦想着能来甘巴拉当兵。

“甘巴拉又高又苦,在这里当兵无上光荣。”后来,申董初调入甘巴拉任职,刻苦钻研多种车辆驾驶技术,成为首批驾驶某新型雷达天线车的驾驶员。

一次随队赴海拔5000余米的藏北某地执行任务,申董初驾车上山,行至一个急拐弯处,车辆平衡架突然断裂。该车配件特殊,只能派人到站部取配件。

“我留下来守车,你们快去快回。”眼看山上乌云密布,申董初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战友离开后,山上开始飘落雪花,申董初反复研究车辆说明书,一次次钻进车底查看情况,晚上蜷缩在驾驶舱休息。翌日救援人员赶来,申董初的双眼熬出血丝,他说:“我只是做了一名老兵应有的选择。”

时任站长刘世国在甘巴拉坚守多年,带领连队屡创佳绩。退役后,每次天色转阴,他就会不自觉地望向窗外,为阵地的战友和装备担心。

“甘巴拉有一种‘魔力’,让官兵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让他们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做出无畏而坚定的选择,也在一次次选择中收获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每次刘世国和老战友电话联系,聊着当年的故事,都会感激那些付出艰辛与流淌汗水的日子。

老兵离开甘巴拉,却离不开甘巴拉这个精神家园。

“甘巴拉是一个精神坐标,是官兵人生价值中的‘诗与远方’,是无法割舍的家国情。”龙扶国曾是连队一名炊事员,退伍后他让儿子龙兵到甘巴拉当兵。如今龙兵当上了班长,成为“一专多能”的优秀军士。父子俩都说:“能在甘巴拉当兵是一生的荣光。”

每一名甘巴拉的老兵,都以不同方式表达着对雪山的眷恋之情,还有不少老兵给孩子起名都与“甘巴拉”有关。

雷达操纵员高长国给女儿起名“高蕾”,意为:高原雷达兵;副站长朱永剑给女儿起名“雪菲”,意为:盛开雪域的花;站长胡大庆给女儿起名“思雅”,意为:思念雅江……这些名字,都是老兵对甘巴拉的深情呼唤。

甘巴拉精神滋养了一代代甘巴拉人,也成就了一个个精彩人生。

排长项柏林转业后,入职地方政府工作。那年他的家乡暴发特大洪水,56岁的项柏林放弃休假,奔赴抗洪前线。他说:“即使脱下军装,也不能忘了咱是甘巴拉的兵!”

老兵毛仕才退伍后回乡工作,他跑遍乡镇每个角落,他用真心和耐心捂热乡亲们的心,为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帮助他们喝上了干净饮用水。他说:“在甘巴拉当过兵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捧出一颗真心。”

老兵向开元,从小跟着亲戚长大。来到甘巴拉,战友给了他亲人一般的温暖,让他在技术岗位上快速成长。离开甘巴拉,他选择在雪山脚下跑运输,如今业务越做越好,还经常为老部队出一份力。每当亲友遇到困难,他总会劝慰大家:“没有什么是越不过的山,咬牙坚持,战胜自己,人生所有坎坷都是平川——这是在甘巴拉当兵的最大收获。”

“一天甘巴拉的兵,一生甘巴拉的人。我的心永远属于甘巴拉!”——这是甘巴拉老兵对雪山的回望,也是新一代甘巴拉官兵对祖国的承诺。苍穹下不停转动的雷达,始终守护着雪线之上的这片蓝天。随着装备升级、人员更迭,今天的雷达兵高擎一个信念:胸怀新时代强军使命,当好祖国的千里眼。

“接过老兵的接力棒,忠诚戍守祖国的‘蓝天界碑’。”离开甘巴拉时,老兵耳畔再次响起连队官兵雄浑的歌声。远处,阳光铺洒在洁白的雪线上……(杨进 邓栋之)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