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

发布时间:2024-11-15 00:01:53 来源: sp20241115

  【财经论语】

  当前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迅速发展,初步展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成为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推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系列政策部署蹄疾步稳。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再次强调“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定向。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具有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商贸城乡等特点。它的发展并非指农村单一产业形态的创新,或“三产”某一业态类型的简单叠加,而是依托创新打破传统产业边界、纵向贯通产加销或横向融合农文旅的现代产业形态。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对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及促进共同富裕作用巨大。

  当前,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依然面临要素制约、规范不足、顶层设计不清等问题,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和模式,打通发展的卡点和堵点。既要在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出新环节、新链条和新活动,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也要顺应乡村社会结构变迁和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确保各项政策和工作举措落细落实落到位。

  政策支撑是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关键一环。要创新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机制,优化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环境。在土地政策上,盘活存量资源,开展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落实部分建设用地用于支持从事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项目等政策;在金融支持上,用好用足各地设立的乡村振兴基金,推动金融机构落实乡村新业态项目融资授信,并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和条件;在社会资本撬动上,通过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新业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人才引育上,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一方面,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扎实推动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农产品直播、智慧农业、数字大棚农业、认养农业、AI农业、精准农业等乡村新产业;另一方面,要推动重大“三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在农业农村领域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拓展乡村新业态发展空间,催生生物农业、垂直农业、设施农业,赋能现代精品民宿、乡村智慧旅游、户外极限运动等新业态发展。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繁荣,离不开文化铸魂,而乡村文化的发展也需借助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增强生命力。我国乡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耕读文化、传统手工艺、节庆文化蕴含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及审美趣味等,可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各地可深入挖掘、活用乡村文化,着力培育创意农业形态,通过打造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文创设计工作室、主题餐饮酒店,通过农家美食节、乡村艺术节、民族文化节等多种多样形式,展现乡村特色文化,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

  在发展中,还要认识到,乡村新业态不等于农业新业态。地方政府应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充分发掘、多向彰显农业的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推动“农业+”多业态发展。如以“农业+加工流通”催生中央厨房、直供直销、预制菜、会员农业等新业态,以“农业+教育”催生教育农园、亲子体验、研学示范等新业态,以“农业+旅游”催生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游”等新业态,以“农业+康养”催生康养农业新业态,以“农业+展览”催生会展农业新业态,以“农业+林牧渔”催生基塘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新业态,以“农业+多种元素”催生田园综合体、农业主题公园等新业态。

  当前,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这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竞相涌现提供了契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应坚持需求导向,以科学理念、标准、思路系统谋划,既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也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演化趋势,注重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分类施策,在产业和业态培育中,注重挖掘乡村独特文化价值,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避免“一窝蜂”、同质化现象,更好地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 作者:郭君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