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1:02:50 来源: sp20241221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
从万里长江冲开三峡奔入广袤的原野,到汉江与清江划着碧绿弧光汇入长江的怀抱;从巍峨的武陵山到蜿延的大别山,从绵亘的秦巴山到迤逦的幕阜山,从东向西,从南往北,荆楚大地跃动着人文先祖的身影,演绎着长江文化、秦汉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红色文化等一幕幕历史长剧。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湖北是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楚文化发祥地,炎帝神农尝百草、沉睡千年的编钟、浪漫主义文学源头的楚辞,“半部唐诗在襄阳”的美誉、“白云黄鹤传千古,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说等,共同铸就荆楚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
10月23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第三期湖北体验项目在北京开展。“龙腾大江、凤鸣九天”“炎帝神农、人文始祖”“编钟之声、礼乐中华”等七大体验区,通过实物展品、非遗展演、表演及沉浸式互动等形式,全方位展示荆楚儿女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立体式呈现湖北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生动画卷,充分展示湖北依托长江中游文明中心,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
01
“屈子”吟诵《九歌》
屈原这位楚国三闾大夫,怀抱着复兴楚国的宏愿,虽屡遭冷落以至放逐却又屡次冒死进谏,写下流传千古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傅抱石绘《屈原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在“中华诗魂、屈子之歌”展区,身着长袍,头戴冠髻,“屈原”吟诵起《九歌·山鬼》段落,沧桑浑厚的声音在四合院中回荡开来。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屈原”走到参观者身旁,举手投足和吟诵之间,楚辞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方言声韵俘获了参观者的心。不少参观者拿出手机记录下眼前“屈原”吟诵楚辞的风采。
屈原的出现,让中国文学从集体吟唱走向个性创作,从现实主义走向浪漫主义,从雅颂贵族唱诵到民间民歌题材,让中国文人从此有了“骚人”的雅称。
2000多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浸润着中国人的精神肌理。屈原最影响后人的地方,正在于他人格与文格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屈原,赞叹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并多次引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名句来阐述爱国主义精神。
02
“昭君出塞”传佳话
公元前33年,王昭君,这位来自宜昌香溪边的浣纱女,作为和平使者,义无反顾背负起民族的大义,迎着大漠草原走向茫茫边塞,留下昭君出塞的历史佳话。骚人墨客吟咏千年,将她的故事汇入了民族融合的恢宏叙事。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王昭君是民族团结的使者,现场《昭君出塞》的表演团队用剧情化的方式,将观众带回2000多年前汉匈和亲的历史故事中。
一袭红袍,一身大义,踱步间,“昭君”从大汉长安出发,经北地、过西和、到五原。汉匈则在昭君毅然出塞的凛然身影之中,迎来了六十多年和平友好局面。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践行昭君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和合”理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世界和平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昭君出塞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烙印在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里。昭君文化即“和合”文化,代表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它以史言明,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互相依存、休戚与共,也时刻提醒后人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
03
织布机前的“小织女”
“札札弄机杼”,在精彩纷呈的展览体验区,梳着小辫的“小织女”引起了参观者关注。
“我上午学织布,下午学织花!”正在织布机前投梭穿杼的刘一瑾高兴地告诉参访者。
7岁的刘一瑾身着中国传统马面裙服饰,随家人来到北京小石虎胡同(蒙藏学校旧址所在地)中的湖北体验馆参观。在“锦绣中华、和美共融”体验区,一台木制传统织布机引起了她的好奇。在湖北西兰卡普传承人谭艳华的指导下,她很快掌握了纺织西兰卡普的基本技巧,并化身“小织女”,现场有模有样地织起布来。
经纬交错间,彩线在“小织女”手中牵引排列,纺车上西兰卡普经典的菱形花纹,不一会儿就有了眉目。
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工艺,又融合各民族先进文化因素。
西兰卡普是一种织锦,鲜艳缤纷、内容丰富,是土家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反映了土家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民族团结共识和审美情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人类文明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小朋友们通过这次展览能了解、喜爱上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我们觉得很有意义。”谭艳华的妹妹,同为西兰卡普传承人的谭艳宾接受采访时说。
线织成布,竹编成画。在湖北馆另一角,精细竹编非遗传承人李凤英用纤薄的竹篾,编织出了茶马古道跨越万里的茶文化传播故事。
“一厘米宽的竹篾能分成48根丝,我们花了3年时间研制的分丝工具已经申请了专利。”李凤英在精细竹编画《土家古茶道》前向参访者介绍。
04
编钟之声见证文化“大同”
湖北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文字起源地之一。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本次湖北体验项目中的“复刻版编钟”,让参观体验者有机会亲自敲响这青铜色的千年之音,从中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大一统的发展格局,深刻领会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永久魅力。
1978年夏,随城南郊擂鼓墩,深埋地下2400多年的曾侯乙墓重见天日,精美绝伦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震惊海内外。编钟是古代乐器中的八音之首,由一组大小、重量、音高依次成编成套的青铜钟构成,是中国古代青铜文明、中华礼乐文明的标志性器物。
“这是编钟槌,敲击编钟正面和侧面时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大家可以试试看。”在“编钟之声、礼乐中华”展区,工作人员拿着一只木制的槌子向参观体验者介绍,并演奏起编钟版《东方红》乐曲。
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 供图)“曾侯乙编钟代表了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基因”,这个基因就是一个“和”字。曾侯乙编钟可以演奏“一钟双音”,敲击它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以各发出一个音,这种钟也叫“双音钟”,这个伟大发明正是“和”的彰显。曾侯乙编钟用钟发声,以磬收韵,集六音之大成,还原了“礼乐中国”的和谐乐章。
现场,不少参观体验者争相尝试。轻轻敲击编钟正面,清脆洪亮、深沉柔美的声音便在展区内响起。
据介绍,曾侯乙编钟也是中华音乐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05
“龙船调”从大山走向世界音乐名片
正月里是新年(咿哟喂)
妹娃儿去拜年(哟喂)
金哪银儿梭
银哪银儿梭
每当《龙船调》熟悉的旋律响起,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当歌手唱到“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时,大家更会高声喊道:“我就来推你嘛!”
生动活泼、诙谐有趣的湖北民歌龙船调一登场,便唤起观众的热情。随着欢快跳跃、风趣诙谐的歌曲节奏,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热烈互动,你来我往,巴人能歌善舞、热爱生活的民族性格瞬间感染了在场观众。
《龙船调》描写了妹娃儿拜年、艄公送行的表述和踏青、搭船、过河等生活细节,表现了青年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积累了当地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集中体现了鄂西民歌的鲜明特色。
上世纪80年代,《龙船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数十年来,《龙船调》从湖北利川的大山深处走出,唱响全国,走向世界。《龙船调》让人们体验到传统民歌的优美和深情,它的整理、改编和传唱,正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的生动实践。
荆楚道中华,中华眷荆楚。身居中华之“中”的荆楚大地,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总能感受到文明跃进的强烈律动;在每一幕历史演进的舞台上,总能看到荆楚跃动的雄姿身影。
湖北将深入挖掘荆楚优秀文化丰富内涵,引导各族群众厚植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和互嵌式发展,一起唱出中华大美的风采,一同感受荆楚之美的神韵。
(作者简介:何庆良,湖北省民宗委;罗一萌,中国民族报社)
监制 | 王翔宇
责编 | 刘渝西
审核 | 蓝希峰
制作 | 胡琪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