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新知新觉)

发布时间:2024-11-23 11:33:21 来源: sp20241123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让世界变成“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习近平总书记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我们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今天,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映射,打破了传统地理空间的限制,让文化内容不仅可以直抵基层、直达群众,还具备了走向世界各个角落的可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网络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网信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展现新气象。一是国际合作交流广泛深入。我国推进中欧网信合作,加强与周边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网信合作,建立中日韩三方网络磋商机制,举办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务实合作,推进中美网信领域合作,与各国一道共同利用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二是交流互鉴平台持续夯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增进理念共识、加强对话交流、促进产业发展、助推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和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推动了数字文化发展。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已连续举办三届,大会旨在搭建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互鉴平台,不断探寻网络文明建设的时代答案。三是数字文化不断做好做强。我国网络剧、网络文学等走出去热潮不减,网络文学传播从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扩展到欧洲、非洲。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对数字文化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推动我国数字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快拓展网上文化交流共享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坚持平等与尊重。每个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参与权。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深化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要始终坚持各国在网络空间中地位平等、相互尊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尊重以平等为前提,尊重他国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是深化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的关键。既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要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通过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来拓宽视野,接触更多文明成果,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启发。

  倡导多元与包容。人类优秀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在网络空间中,倡导多元与包容可以促进不同文明共生发展。要倡导多元,承认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认可和接纳这种多样性,进而欣赏和学习其他文明成果,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迪。要倡导包容,摒弃偏见和歧视,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文明,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增进对话与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差异,网络空间中的多方对话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认知和交流。要积极建立跨文化的网络空间交流平台,为不同文化提供彼此对话、相互理解的机会,通过对话表达观点、传递理念、分享经验,以开放态度倾听和回应他人观点,提升对彼此立场和思维的理解,进而增进信任和友谊,最大限度消除误解和偏见。

  推动创新与共享。坚持创新能够推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坚持共享可以促进文明成果的广泛传播和互相启迪。一方面,提倡各国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同研究和探索具有前瞻性和颠覆性的科技成果,为文明创新进步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确保创新和共享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提倡各国积极开展合作,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交流,让各国人民能够共享来自不同文明的丰富资源和成果。通过数字化平台、在线博物馆等方式,建立多样化共享平台,为各国人民提供交流、学习和分享的机会,让各国人民能够便捷地获取来自其他文明的成果。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7日 09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