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0:35:51 来源: sp20241125
“4号区域有车辆无法启动,请求支援!”初秋时节,南疆密林,火箭军某部一场实战化全流程战斗演练紧张进行。接到导调组下达的装备抢修指令,发射分队官兵快速排查故障原因后,请求附近区域保障组提供维修支援。
故障分析、人员调配……接到故障通报,区域保障组负责人立即根据人员部署情况,就近派出维修人员前出处置。很快,故障车辆得以修复,演练继续进行。
“从故障上报到故障排除,用时较以往大幅缩短,这得益于上级探索创新的后装保障新模式。”演练结束后,发射分队指挥员有感而发。
这名指挥员告诉记者,以往部队组织演训,战场后装保障力量通常由指挥所整体统筹,部署相对集中,官兵在演训中遇到后装保障问题,需按流程逐级上报。因层级较多、流程繁琐,最终留给保障力量的反应时间有限,影响了保障质效。
一次,部队组织演练,某通信分队一辆通信指挥车因底盘故障“趴窝”。分队指挥员提报需求后,因维修人员距离较远,路上花费了大量时间,险些延误演练进程。
“保障快一分,战场胜算就多一分。”该部领导介绍,近年来,随着装备更新换代,多域作战、一体化作战等理念深入人心。着眼于当前主战分队灵活部署、独立作战、快速行动的要求,他们决定按照“模块编组、分区保障”的原则,将保障力量由“集中保障”向“分区部署”转变,在作战任务牵引下,抽组后装专业力量灵活编配区域保障组,部署到各个区域点位,对主战分队实施快速精准保障。
后方指挥所里,一张演练地域保障要素部署图引人注目。记者看到,从指挥所到发射阵地附近区域,插着不少不同颜色的小旗。
“通过就近保障,区域保障组能够高效满足各战斗单元作战需求。”一名值班参谋告诉记者,不同颜色的小旗代表不同级别的区域性支援保障力量。演练任务部署后,部队可根据任务需要,抽选精干力量编成区域支援队或区域保障组,采取“一队对两区”“一组对一区”的保障模式,使区域定点支援保障更精准快捷、灵活高效。
前不久,该部执行演训任务期间,一名操作号手因过度劳累和高原反应出现严重不适,区域保障组的医疗人员迅速前出救治,确保了演训任务顺利进行。
记者了解到,实施新的保障模式后,保障要素不仅可以快速响应、精准对接,每个保障区域配属的油料、修理、给养、医疗等要素专业骨干力量,还可随时针对演训中出现的综合性、专业性问题,组织官兵展开现地复盘,更有利于技术骨干发挥帮带作用,提升各层级保障人员的战场保障能力。为进一步提升战时保障质效,他们还及时修订完善饮食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与地方供应商签订代储协议,走出一条“部队提报需求、地方加工制作、军地联合运送”的保障新路。
在战斗中保障,在保障中战斗。演训场上,本级区域支援队紧盯战场态势变化,随时准备支援;编有卫生救护、油料补充、修理维护等车辆的区域保障组,全时待命;地方饮食服务公司根据部队需求,适时前送餐食……多方协同配合,助力主战分队一门心思谋打仗。该部领导告诉记者,后装保障新模式施行以来,保障力量对接战场需求更加精准高效,部队核心保障能力快速提升,为战场打赢提供了有力支撑。(解放军报记者邹菲 特约通讯员桑朋)
(责编:代晓灵、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