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9:49:11 来源: sp20241121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日前表示,欧盟拟于近日批准将俄罗斯被冻结资产所产生的收益用于支持乌克兰。
她称,欧盟已经启动相关法律程序,确保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收益“不属于俄罗斯”。
“这不是一般的盗窃”
其实,冯德莱恩提到的计划已经是西方最初设想的“降级版”。
早在去年底,援乌资金告急的美国政府就开始与盟友紧急磋商,考虑动用被冻结俄罗斯资产援助乌克兰。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联合欧盟等西方盟友,总共冻结了俄罗斯中央银行存在这些国家的约3000亿美元(合2600多亿欧元)资产,其中2000多亿美元在欧洲。
本身只掌握很少俄海外资产的美国,最初倾向于将这些钱全部“没收”,用于资助乌克兰。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但不少人担心,此举会破坏其他国家对西方金融机构的基本信任,以及美元和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作为欧洲央行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决策者,意大利央行行长帕内塔警告称,欧元区不应在全球冲突中把自己的货币用作武器,因为这最终会削弱欧元本身。
△路透社报道截图
意识到直接没收资产风险太大后,欧洲退而求其次,打起了俄被冻结资产所产生金融收益的主意。
据估算,俄罗斯央行在欧资产每年可获得超过40亿欧元的收益。受欧洲央行不断加息的影响,俄海外资产所产生的收益还将大幅提升。
△欧洲版《政治报》网站报道截图
但动作虽然小了,性质却没变,归根结底仍是想擅自动用别人的钱。
俄罗斯方面已多次强调,西方无权对俄在海外的任何公私财产进行不被允许的处置。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警告,如果欧盟擅自处置俄被冻结资产,俄将作出极其严厉的回应。
“我们认为此类行为不仅仅是一般的盗窃,而是一种真正的贸易战,是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的升级。任何没收我国资产的企图都严重违反国际法。”
△塔斯社报道截图
西方最终会如何处置俄海外资产还不得而知,但此事本身足以说明,西方挑起和应对乌克兰危机的逻辑是一贯的,那就是“利”字当先。
事实上,“乌克兰战后重建”早就成了西方各国死死盯上的诱人“蛋糕”。
最新的例子,就是日本刚刚举办的“日乌经济复兴推进会”。这次会上,日乌政府和企业共签署数十份合作文件,涵盖电力和交通等重点基建领域。
△美联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称,参与乌克兰重建是“对未来的投资”。
而早在去年,美国就联合欧洲推出一份方案,紧盯乌克兰可能还有油水可榨的农业、基建和能源等关键领域,鼓励西方跨国公司前往当地投资。
例如,美国投资巨头贝莱德公司去年就与乌克兰达成协议,正式接手乌能源基建、电网、农业投资和全部的国企,而不需要向乌方支付任何费用。
也正是在去年,贝莱德公司一名雇员在卧底调查记者发布的一段暗访视频中说出了大实话:“乌克兰危机对生意有利。”
△美国奥基夫媒体集团网站报道截图
“战争本身也是一种生意”
相比“投资未来”,贝莱德公司所代表的西方政商利益共同体“投资当下”的热情更是高涨到了极致。
西方企业和政府相互勾结挑起危机,然后再把“别人之危”变成“自己之机”的套路,从各路跨国巨头大发战争财的操作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随着俄罗斯能源遭西方禁运,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这些西方能源巨头个个赚得眉开眼笑。
△法国24电视台网站: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2023年净利润比2022年增长4%,达到214亿美元,创下新纪录。
而随着俄乌这两大产粮国的粮食外运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数十年来一直掌控全球粮食交易的西方大粮商们,也通过囤积居奇和倒买倒卖借机发了“粮食财”。
赚得更狠的,无疑是西方的军工复合体。
随着西方持续拱火导致危机不断升级,领跑全球军火市场的美国五大军工巨头自不必说,就连规模稍逊的欧洲军工企业也没错过这轮“淘金热”。
△路透社:德国最大的军备制造集团——莱茵金属公司预计其营收额到2026年将比2023年翻一番,达到130亿至140亿欧元;营业利润率将升至15%以上。
讽刺的是,一直在美国国会受阻的拜登政府新财年援乌拨款,不过是共和党强硬派要挟白宫和民主党人在其他问题上让步的政治筹码。只要符合军工复合体的利益要求,没人相信美国国会真会对乌克兰彻底“断供”。
带头向白宫发难的特朗普就说了:不是不想援乌,而是不能“白给”。
对此,以好战著称的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马上作了解释:美国应该以贷款方式而非免费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格雷厄姆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视频截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日前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再次批评美国大发战争财的行为:“美国推动北约扩张一方面是为了维持自身霸权,另一方面是因为战争本身也是一种生意”。
萨克斯指出,虽然多数美国民众反对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但美国的对外政策只受资本操纵,所以“相关援乌法案最终还是会在国会通过,因为很多议员自己就是军工复合体的代理人”。
△《俄罗斯报》网站采访萨克斯
(责编:艾雯、徐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