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09:15:36 来源: sp20250104
上岗仅仅两年,就能在某重要修理任务中挑大梁?
走进海军某部,记者被眼前的一幕震撼:船坞里,26岁的助理工程师陈肖彭熟练运用工具,对主战装备的核心部位进行拆解。
此次修理涉及项目多、技术难度高,按照他们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陈肖彭恐怕连“入门”的机会都没有。2021年,该部组建维修保障技术支持团队,利用组织管理和专业技术优势,统筹开展多岗位培养,努力缩短人才成长周期。当时,刚刚走出校门的陈肖彭加入其中,有了技术能手的结对帮带、更多实装实操的磨炼,他迅速完成“能力进阶”。“如果没有团队的培养,我肯定不会进步这么快。”陈肖彭话语里充满感激之情。
人才成长需要沃土。该部领导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结合单位实际,紧贴任务需要,区分人员类别,探索推进以青年干部创客团队为基础、以水声专业创新团队为重点、以维修保障技术支持团队为依托、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储备的“三队一站”建设,为体系化、整体化、工程化培养人才搭建了广阔平台。
该部某总站一名工程师曾获国家级奖项,却一度因缺少“用武之地”而烦恼。成为青年干部创客团队带头人后,他不仅接触到更多的科研资源,获得充足的经费支持,还有更多机会深入练兵备战一线开展课题调研。
那年,这名工程师带领课题组成功研发某专用工具,将某型导弹装配流程大幅缩减,提高了装备应急应战速度。科技创新带来战斗力增效,激发了部队官兵参与科研的热情。慕名而来的某中队干部管彦鹏,在该工程师领衔的课题组“进修”后,更加注重从技术层面思考战术问题。前不久,他申报的某军事课题顺利完成结题评审。
如果说青年干部创客团队激发了人才成长的无形活力,那么水声专业创新团队的成立,则打破了影响人才集聚的有形壁垒。
据了解,水声专业创新团队坚持以战训实际和科研任务为牵引,打破编制和专业限制,从机关业务部门、艇员队等单位挑选专业骨干,促进了作战应用和专业研究优势互补,实现了“战、训、研、验”深度耦合。教练员齐振原来只能在本专业默默耕耘,鲜见创新成果。加入团队短短几年,他便参与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课题,被评为“军队青年科技英才”。
评价一支部队的科技创新能力,既要看“领头羊”,也要看人才储备。那年,该部着眼打造梯次衔接的人才方阵,与海军航空大学合作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这里,一批批有发展潜力的后起之秀“加钢淬火”。工程师米巧丽刚进站时,恰逢某重大任务下达。她主动申请参与,与课题组的同事合力攻关,为延长导弹定检周期、减少更换装药次数提供了数据支撑。如今,米巧丽已学成出站,谈及收获,她说:“在工作站,我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科研触角不断向更深更广领域延伸。”
一名专家带出一群骨干,一群骨干盘活一个领域。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三队一站”各有侧重、形散神聚,效能辐射到越来越多的专业岗位,组建以来共孵化转化科研成果100余项,培养出70余名科技尖兵。“只要把官兵的智慧力量汇聚起来、把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出来,就一定能提高备战打仗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形成英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该部领导表示。(刘敏 金雅兰 隋一范)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