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4:44:48 来源: sp20241124
陈宇欣参加学校硕士毕业典礼。 作者供图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是我留学的第五年。这段时光仿佛是一本书,每一章节中有挑战、成长和收获。文化碰撞、学业压力、深厚友谊……这五年,我从一个懵懂新生蜕变为成熟学子,也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踏上海外求学路
2011年,我随父亲在荷兰生活了一个月。那时,父亲在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Erasmus MC)进修。那段短暂的时光对我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心中埋下了一个留学梦。2019年9月,大学毕业后,我通过申请与考核,再次踏上荷兰的土地,在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同一医学中心开始了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求学历程。我想,这次留学之旅不仅是学习的考验,也是一次成长的历练。
融入医学院生活
我的硕士项目是为期两年的研究型硕士,专业是临床研究。课程安排从基础性的暑假课程开始,然后是必修课,最后是各种难度高的选修课。
硕士项目没有学期的概念,而是一门接一门的课程,结课即考试,课程的强度充满挑战。
由于签证的原因,我错过了全部暑假课程,错过了最好的语言适应阶段。我记得第一周上课时半懵半懂,这让我倍感压力。我花功夫钻研各种各样的专业词汇,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开始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最终顺利完成了38门硕士课程。
还记得第一次做开题演讲时,面对导师和学术顾问,我感到紧张不安,但我知道这是锻炼自己的机会,经过不断总结、突破,我的表达能力渐入佳境,越来越自信。后来,我又多次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并且在大会发言,还获评欧洲放射学大会最佳演讲……
硕士两年,我吸收知识、提升软技能,欣慰的是在硕士答辩时,我获得了9.5分(满分10分)的成绩,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
感悟医者之道
硕士毕业后,我以岗位制博士生身份在同一研究组继续博士阶段的学习,师从儿童呼吸学的一位教授。
我的博士课题是关注婴幼儿囊性纤维化肺病的治疗和监测,这是一种遗传病,几乎在婴儿时期就会发病,伴随着日复一日持续咳嗽、喘息、物理治疗和大量药物的治疗。每当我看到患儿肺部的影像图像时,都会感到内心微微一颤,我无法想象一个年仅几岁的孩子,肺部有一半都被病变覆盖时,将如何生活下去。
我的办公室坐落在儿童医院内,楼道里常常传来孩子的哭啼声,每一声都仿佛是对生命的呼唤。而每当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时,我不禁感叹医生这份职业的伟大。在这里,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感受到了孩子们战胜疾病的勇气与坚强。
读博对我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需要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胸部图像的手动测量。前两年我完成了近2000个胸部图像的手动测量,每测量一个图像都要投入20-30分钟的时间,这段经历或许是我博士生涯中最乏味但又必不可少的阶段。
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涉及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多中心的临床随机试验,作为初次踏入科研项目的研究者,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和挑战,我不敢懈怠,反复梳理逻辑,不断优化和改进方法。后来,我较快完成了论文并在数据方面进行了创新,赢得了课题组各位教授的认可,最终我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柳叶刀呼吸》杂志上。
我享受科研带来的乐趣,在博士期间,我承担了10个项目,目前已完成SCI论文8篇。与导师达成一致后,我计划提前一年完成博士学业。这些成绩帮助我在博士二年级获得了留学奖项——国家优秀自费留学奖学金,当时我作为获奖代表在中国驻荷兰大使馆举办的颁奖典礼上发言,成为留学期间一段印象深刻的回忆。
立志做呼吸科医生
留学荷兰,对我来说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旅程,彼时我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和追求,踏上了探索知识的征途。在荷兰度过的宝贵时光,令我深刻领悟到何为医者仁心,接触到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
今年7月完成博士学业之后,我将回到祖国并投身临床训练中。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时,我将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将在荷兰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理念应用于解决祖国的现实医学问题中。
我立志成为一名呼吸科医生,秉持热爱、向往、求真的精神,精研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修炼人文素养,练就仁心仁术,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温度、有担当的人。
(作者系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生)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