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后人王宏:父亲人生第一步从黄埔军校开始

发布时间:2024-12-21 10:39:00 来源: sp20241221

黄埔后人王宏接受 中新网 专访。陈楚红 摄

   中新网 广州1月26日电 题:黄埔后人王宏:父亲人生第一步从黄埔军校开始

   中新网 记者 方伟彬

  广州珠江畔的黄埔军校,72岁老人王宏再次站到江边,她手持菊花,不时把花瓣洒向珠江,嘴里默默地念着“父亲,我来看您啦。”

  28年前的11月,王宏一家人把父亲王建功的部分骨灰撒进了黄埔军校前的珠江。“父亲人生第一步从黄埔军校开始。”王宏称,这是父亲心心念念一辈子的地方。

  王建功是内蒙古土默特旗人。1925年,他到黄埔军校学习,成为第四期学员。1926年5月至9月又到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埔后人王宏向记者展示王建功生前参观黄埔军校的图片。陈楚红 摄

  从内蒙到广州 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

  “父亲身高只有一米六几,个头不高,但迸发出的坚强决心很有感染力。”谈及父亲王建功到黄埔军校学习,王宏十分自豪。

  王建功,原籍内蒙古土默特旗兵州亥村。1906年11月14日出生于绥远省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一个贫苦家庭。早在青年学生时期,王建功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真理,积极投身反帝爱国的革命斗争。

  王宏介绍,她父亲一生都有强烈的爱国之心。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他不畏强暴,积极参加当时声援“五卅运动”学生自发组织的示威、游行、下乡宣传、募捐等活动。当年10月,王建功怀着一颗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远离家乡赴广州黄埔军校学习。

  在如今的黄埔军校内参观,教室的黑板上重现着过去军事教学的板书。看到此,王宏向记者分享了她父亲求学中的一件趣事。她表示,父亲常常提到黄埔军校的军事训练特别正规,依据的是苏联的训练方法,教官要求非常严格。

  王宏回忆,父亲在接受卧倒训练时,教官曾说过,训练场如同战场,哪怕是粪坑也要趴下去。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造就了王建功优秀的品格。从内蒙古到广州,路途遥远,王建功没有放弃。受军校训练养成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他的晚年。

黄埔后人王宏介绍《九十年间 王建功回忆录》。陈楚红 摄

  坚持口述历史 完成九十年间回忆录

  1985年大学毕业后,王宏的工作生活,常常围着王建功转。据她回忆,1994年,内蒙古的党委和政府决定给王建功出一本回忆录,当时安排了一个团队去做这件事,王宏就是其中一人。

  “先是录制父亲的口述历史,录音从1994年开始,隔年的7月28日发生了变故。”王宏说,1995年,王建功突然查出肺癌晚期,让团队猝不及防,但是父亲意志力非常顽强,他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王宏表示,父亲过世前就已经完成了口述历史的录音工作,但是仍有不少细节需要考究。她说:“父亲不在了,我们就到处找他的战友,查图书馆、档案馆,全国各地跑,凡是父亲的足迹差不多都到了。”

  经过不断探寻,王宏对父亲在黄埔军校的过往越来越熟悉。李大钊曾给王建功写过介绍信、王建功和王若飞一起坐过牢……王建功为革命曾先后三次被捕入狱,并曾在王若飞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狱中斗争。历经敌人残酷的折磨,坚贞不屈,始终保持了英勇顽强的高尚品德。

  王宏追寻着父亲的足迹,耗费十年探寻走访。2006年,王建功百年冥诞之日,《九十年间 王建功回忆录》出版。王宏一边介绍出书的经历,一边向记者介绍和她父亲相关的宝贵资料。

黄埔后人王宏在广州珠江江畔怀念父亲王建功。陈楚红 摄

  黄埔人黄埔魂 一生在传承黄埔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建功历任绥远省民政厅副厅长、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党组书记。在平日的工作中,他在黄埔军校所传承下来的工作生活作风常常感染着他人。

  “我父亲的同事常和我说,和老厅长出差,完全是军人作风,早上6时起床,做早操,吃饭都是按时按点。”王宏说,这都是在黄埔军校养成的习惯,父亲的生活作息也影响了全家人。

  王宏第一次到广州黄埔军校参观,是在她40多岁时。王宏表示,母亲对父亲一生心愿的理解很深,她常和子女们谈及,父亲的人生第一步从黄埔军校开始,政治生命是从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始。

  踏进黄埔军校的大门,王建功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一步。黄埔人黄埔魂,他一生都在传承黄埔精神。1996年9月,王建功因病逝世,享年90岁。“那么就让他一部分骨灰,回到他心心念念的地方去。”王宏回忆起了母亲的叮嘱,1996年11月14日,在他父亲生日的那一天,一家人再次来到黄埔军校,把王建功的骨灰撒进了珠江。

  如今,王宏再次来到珠江边上的黄埔军校,一时感慨万千。黄埔军校迎来了百年。王宏说:“要把黄埔精神发扬光大,继续弘扬黄埔精神。”(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