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22:29:52 来源: sp20241114
西安大雁塔。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手绘版华清宫。
凉皮。
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
西安城墙永宁门。
游人在西安拍摄古装照片。
陕西西安,一家泡馍店里。
“你觉得你吃过西安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当地主持人问。
“我估计是泡馍和胡辣汤。”来自毛里求斯的职业鼓手斯坦利·佩内用流利的普通话回答,“西安好吃的有很多,有很多面,肉夹馍,然后必须有个‘冰峰’汽水。这都是很西安的食物。”
不远处,一家米皮店里。
“哇,这是有1000年历史的米皮吗?”前来探店的格鲁吉亚人娜蒂惊叹。
“是的。这是咱秦镇人盛夏季节最爱吃的美食,大米面皮。秦镇的米皮特色,筋、薄、细、穰,加上辣椒油,清香可口、咸盐淡醋……”秦镇米皮制作技艺传承人薛昌利回答。
这些,都是在海外社交媒体X(原推特)、油管等上面传播的视频,广受欢迎。这些视频,经由一个叫“IN XI'AN”的账号发布,将西安的美食美景、历史风韵、城市风范推向世界。
在中国,西安已经是一座网红城市,每到节假日,知名景点、美食街人山人海。而在世界各地,人们动动手指就能感受一座现代中国城市的无穷活力——在油管上,有“丝路欢歌”外国友人共度元宵视频;在脸书上,有“长安唐村半日游”现场直播;在TikTok上,有外国人“趣说西安话”挑战赛……
据西安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工作人员介绍,“IN XI'AN”海外城市账号设立的初衷,就是要匹配“打造彰显中华人文的世界人文之都”的城市定位,发挥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独有的地缘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向全球网友持续、全面、立体、多元地展现西安城市形象,借助海外社交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鲜活生动地走出去、走进去。
“我叫阿俑,来自两千年前”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IN XI'AN”的头像是一个西安兵马俑的形象——“阿俑”。
“IN XI'AN”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账号开设之初,大家就在反复思考,古都西安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计1100多年建都史,哪个形象最能代表这座城市?
想来想去,还是兵马俑。事实上,在海外,西安兵马俑是最知名的中国景点之一。
据介绍,首选兵马俑作为城市卡通IP,是因其发饰、穿着、表情、姿势背后都包含了文化、历史、政治、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系列元素,可塑性极高。在昵称选取上,“阿俑”的“阿”在汉语中通常用于亲切地称呼人物,而“俑”则是兵马俑的原始名称,再加上亲切可爱的外在形象,使人们更容易与“阿俑”建立联系。
“阿俑”已经是一个多变的形象,以具有代表性的陕西人物和角色形象穿行于不同名称、不同位置和不同类型的路名中,向全球网友介绍陕西历史,介绍普通街巷背后的城市文化,并带领观众进行沉浸式、参与式、互动式历史文化之旅。
以今年春节期间的互动游戏“考古盲盒之定制专属祝福阿俑”为例,游戏围绕西安习俗、西安著名景点等,采用国潮平面设计风格,结合节庆特色和西安特色,设计了五个兵马俑形象及四大手绘西安著名景点(西安钟楼、华清宫、大雁塔、永宁门),用户可通过输入姓名,选择一个喜欢的背景,接着用刷子将隐藏的阿俑从泥土中“挖出来”,共有春联俑、红包俑、炮仗俑、夹馍俑、秦腔俑五个兵马俑形象随机生成。
别看兵马俑为世界熟知,真要设计成海外用户可感可知的形象,还是要在原兵马俑基础上花很多心思。其中,春联俑形象以春联为题材,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春节习俗;红包俑形象代表了西安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他手持红包,展示了节日里中国人对亲友表达感情的传统方式;炮仗俑形象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炮仗制作工艺和使用习俗;秦腔俑形象代表了西安的传统艺术特别是秦腔戏剧,他戴着传统的秦腔戏剧面具,体现了西安丰富的戏剧传统;夹馍俑形象代表了西安的美食文化,他手持夹馍,象征着西安的美食和独特的风味。
这个活动引起海外用户对西安的极大兴趣,很多海外网红和粉丝自发参与活动并拍视频参与互动。
随后,“IN XI'AN”持续以“阿俑”形象推出了“陕西八大怪”“为海外网友介绍西安路名”等系列产品,同时与各类国际节日相互融合,向国际网友更生动全面立体地介绍西安的文化与历史,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到西安实地游览。
外国人爱上“走读西安”
“身处现代,却仿佛穿越了盛唐的时光隧道。”西安大唐芙蓉园芙蓉画坊里,泰国驻西安总领事黄丽卿女士禁不住赞叹。她一边手提着充满浓郁唐风的灯笼,一边用手机记录仕女们的舞姿风采。
这是“IN XI'AN”发起的“走读西安”活动的一幕。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到西安生活、求学、旅游、经商,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交融次第开花。“走读西安”就邀请了生活在西安、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各方国际友人,有西安总领事馆代表、涉外机构人员、外国专家,还有外籍教师、外国博主、留学生等,他们在“走读”中解读西安,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入城市的肌理、触摸古都的脉搏、融入西安人的生活。
活动发起以来,来自美国、德国、埃及、哈萨克斯坦、印度、俄罗斯、法国、阿根廷、韩国等40多个国家200多名国际友人,先后走进西安国际港务区、百年易俗社、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鄠邑区麦田剧场、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现场、中国-中亚峰会会址……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走读”中,他们感受到了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亲眼看到了中欧班列“长安号”,亲耳听到了博大精深的秦腔艺术,亲身体验到了沉浸式的大唐胜景,亲口尝到了中西荟萃的美食。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提升改造后首次对外开放日,来自印度、埃及、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和外籍友人如约而至。一走进来,很多人惊讶地发现,这里有他们家乡的痕迹,如东罗马金币、用骨咄国(古代国名,位于今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玉石制成的带銙等。
每个人的开心都写在脸上——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看到花纹精美的唐孔雀纹盝顶银方盒,兴趣大增,说在自己国家也有这样的文物;
来自印度的德福看到《玄奘西行取经路线图》,不由得合掌膜拜;
来自埃及的西北大学博士生艾小英感慨:“埃及和中国同为世界文明古国,我从开罗来到西安,亲眼看到这些文物,瞬间感到心灵上的震撼,就像在和1000多年前的历史对话!”
……
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内,曾经盛唐宫殿所在的地方,如今人潮如织,有不少外国友人来到这里,骑上观光自行车,去体验“大明宫的一天”——发掘“文物”、拼接碎片,制作拓片、描摹古画。文物“活起来”,外国友人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也多了一分。
在“IN XI'AN”账号上,已经先后有100多位外籍人士讲述与西安的不解情缘,虽然他们国籍不同、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他们以自己的体会和亲身感知,传递着更为可信、可爱、可敬的西安形象。
一座中国城市的美丽生活
今年8月28日,一场长达12小时的“慢直播”,对准了秦岭及其脚下的天桥湖。
镜头里,慢慢出现金色的日出、放松的营地、安静的湖水、此起彼伏的山峦,当然也有来这里游玩的西安当地人。镜头里,既没有演出,也没有演员,更没有专门设置什么环节,就是西安郊区普普通通的山水,能看的只是云卷云舒、日出日落,却在脸书上引来了38.3万名各国观众。不少人在这美丽的自然风光前久久观看,任时间慢慢流淌。评论区,各国网友们纷纷点赞。
过去,伴随着一系列有浓厚陕西元素的影视剧走向世界,陕西“黄土高坡+土窑洞”的自然环境成了海外网友们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如今,经过多年的环境治理与保护,曾经的黄土高坡上,有了堪比江南地区的秀丽景色,而秦岭作为中国南北分界岭,正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成为中国美丽生态的一张名片。
事实上,西安不但依偎着秦岭,也拥有太平峪的飞瀑、翠华山的天池、蓝田峪口的荞麦花、南五台、楼观台等壮丽景观。而这些,正在慢慢通过“IN XI'AN”账号传播出去。
在这座千年古城,全新的故事不断上演。错落有致的绿色景观、精巧的空间布局、平坦宽敞的休闲步道、酷炫多彩的数码智能游乐设施……一座座口袋公园和创意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身边,丰富着西安的现代气息。
“IN XI'AN”通过展示分布在西安各个区域的口袋公园,为海外网友展示了“生态宜居西安”的现代形象。
同样吸引人的还有工业创意园。“IN XI'AN”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半坡国际艺术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西安电影制片厂、叁伍壹壹TFEP、大华·1935 六大工业创意园,展示着温暖西安、活力西安的形象。
在这座美丽的西部城市,美景宜人,美食也名闻天下。
西安美食,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牛羊肉和各式各类的碳水、甜点为主,颜色鲜亮,造型独特。好吃且好看的西安美食,不仅在食材用料上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菜系有共通之处,也在“卖相”上更容易被海外用户接受甚至喜欢。
可别小看吃。光这一件事,在“IN XI'AN”上就形成了五个系列,包括早晚餐吃什么、“味道西安”、西安高校食堂、西安夜市和非遗美食等,从视频到图片,从文字记录到街头采访,美食内容让人目不暇接。
以“味道西安”为例,这一系列内容,在脸书、油管、X、TikTok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播出。精心制作的视频里,一集集地展示着羊肉泡馍、凉皮、肉夹馍、葫芦头、擀面皮、胡辣汤、粉汤羊血、葫芦鸡、丸子烩菜、老式糕点等美食。这些精彩生动的视频触动了全球网友的味蕾,评论区遍是“看着就香”“好想吃”。
“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全世界人民都应该知道,中国与所有国家的关系不是建立在政治支配或者强制实施某种政治议程的基础上,而是仅仅追求互利与和平……我在中国生活过近两年时间,最重要的是,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有教养、尊重他人、友善、合作和诚实的社会,值得信任。”
这封写给“IN XI'AN”账号的长信《我心中的中国》,来自伊拉克网友阿迪尔·阿巴斯。他经常活跃于“IN XI'AN”的社交媒体上,多次向西安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西安真是美丽的好地方!好棒的视频!美好的一天!”“点赞”“太美丽啦”等评论,在 “IN XI'AN”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留言区比比皆是。
如今,热爱西安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他们中,有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马文轩,在西安疫情防控期间担当志愿者,因为一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感动了很多人;有来自德国的马库斯·迈耶,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外国朋友共同创建了短视频账号“VivaXian”,记录着在西安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觉得“西安给了我一种归属感”;有来自克罗地亚的维托米拉·隆查尔,在2016年和丈夫来西安生活后,这位曾经的演员说自己在西安“寻求意义”并且找到了;有西安市“荣誉市民”、陕师大俄语中心教授娜塔莉·察廖娃,她说,“能在如此美丽的城市和学校工作,是我的荣幸。作为一名俄语老师,我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打开世界之门,用开放包容的理念去教育学生”。
天涯若比邻。对广大海外网友来说,亲近西安,有很多方式。
在Instagram上,“IN XI'AN”提供了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通过结合西安最具代表性的唐文化和海外网友跃跃欲试的汉服,举办了“梦回大唐,变身古人”的线上体验活动。该账号根据Instagram的滤镜功能特点,实现唐装变装的AR特效,让海外友人沉浸式体验穿上古装的效果。
为了教会大家如何体验,“IN XI'AN”还邀请了来自全球的7位网红体验并拍摄视频,帮助海外网友“秒变唐代人”。事实上,此前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网友在分享讨论《长安十二时辰》等电视剧里的唐朝服饰,一些网友认为它们非常有艺术价值,早就充满了好奇。
正是这样的亲近,让这座中国城市的海外形象传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资料显示,“IN XI'AN”自2021年11月在海外五大主流媒体平台开设后,已经有了超过201万粉丝总量,互动率居于同类主页类型排名前25%。
这座千年古城,正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塑造的创新路径,充分发挥内容创意优势、海外渠道优势、数据资源优势,打造了国际传播的一种长效机制,不断调动着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积极性,在讲城市故事的过程中,展现着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