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太行山中的电力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4-12-23 15:35:19 来源: sp20241223

宰红斌带领徒弟吕米米一起观测线路覆冰情况。国网晋城供电公司供图

   中新网 晋城2月4日电 题:太行山中的电力守护者

  作者 高雨晴 张浩然 赵梓帆

  在太行山腹地,一场冬雪为太行山披上了洁白衣衫。皑皑白雪中,有一顶绿色帐篷在铁塔附近扎营。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劳动模范,国网晋城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宰红斌头顶安全帽,身穿厚厚工装,掀开帐篷帘,和徒弟吕米米一道,徒步前往220千伏东鼎线15号观测线路覆冰情况。

  220千伏东鼎线是220千伏金鼎站的重要供电线路,覆盖山西晋城四分之一城区的供电。春节假期,返乡人员增多,加之连续的雨雪降温天气,使得用电负荷逐步升高。作为9个覆冰驻扎观测点负责人之一的宰红斌,每两个小时就要到线路下方测量温湿度,研判线路覆冰可能。

  要从帐篷前往15号塔,需要爬过一个小山坡,坡上的积雪有10多厘米,宰红斌一手扒拉前方的松树枝,一手拿着工具包,弓腰前行。

  “15号到16号铁塔是易覆冰区,档距有将近700米,它们之间跨了个沟,沟里是树林,在我们工作中就属于‘两山夹一沟’,湿度较大,容易覆冰。”宰红斌边走边对徒弟吕米米介绍。

宰红斌和徒弟吕米米一起爬山坡。国网晋城供电公司供图

  走到15号塔附近,宰红斌拿出温湿度计开始测量。“山上温度零下6摄氏度,湿度80%,南风2级。”他又抬头看向塔头,“塔头无明显覆冰。”

  徒弟吕米米拿出无人机,组装电池,调试机器,操作飞机熟练地避开空中障碍,飞向16号铁塔。“以往人工巡视这趟线,得一个小时左右。现在有了无人机,确实快了,几分钟就能巡完。”宰红斌说,“小飞机用来巡线,大飞机用来除冰,这就是科技创新在输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徒弟吕米米拿出无人机,组装电池,调试机器。国网晋城供电公司供图

  1月中旬,一场雨雪冰冻天气突袭晋城,多条线路存在覆冰,最严重的覆冰近10毫米,这条线路覆冰厚度也达到4毫米。国网晋城供电公司在全省首次利用无人机携带绝缘杆击打线路进行脱冰,取得不错的效果。

  “线路覆冰一旦达到5毫米,就需要及时除冰,否则覆冰会迅速发展,影响线路安全运行。”宰红斌抖了抖身上的雪花,介绍道,“我们现在除冰方式多了,有无人机挂载绝缘板、振动除冰装置进行局部除冰,也能利用直流融冰车进行整线除冰。无人机除冰可以在带电线路上进行,在覆冰初期效果最好。”

  用无人机除冰,源自日常工作中的灵感。在宰红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次应对雨雪灾害头脑风暴中,有人提出尝试用无人机除冰的想法,得到大家一致认同。

  无人机搭载什么材质的撞击物?悬挂撞击物的绳子需要多长?撞击覆冰导线的哪个位置效果最佳?宰红斌和同事在公司的模拟培训基地开展了数百次实验,一步步破解了无人机除冰工作的各个难题。

供电人员利用无人机除冰。国网晋城供电公司供图

  雪中巡视是电力人保供的缩影。为应对本轮降雪天气,国网晋城供电公司累计投入巡视队伍328人、车辆82辆、发电车7台、大型发电机12台开展抗冰保电应急工作,确保群众温暖度冬、亮堂过节。

  无人机从远方飞来,宰红斌和徒弟结束了本轮监测,返回帐篷休整。雪依旧在下,漫天的雪花掩埋了他俩的足迹。铁塔矗立在山顶,静候两小时一次的相逢。(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