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09:25:11 来源: sp20241221
随着春节临近,年味越来越浓。在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的汇嘉时代昌吉购物中心超市,对联、挂件等新春饰品琳琅满目,货架上商品充足,价格平稳,前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图为市民在该超市选购新春饰品。 陶维明摄(人民视觉)
春节临近,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如何?下一步,如何做好保供稳价、消费促进等工作?在国务院新闻办2月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全国消费市场供应足、价格稳、销售旺,城乡居民节日消费需求有保障,节前全国消费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2024年网络消费“开门红”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介绍,2023年,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出台促进汽车、家居消费等政策措施,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7.2%;服务零售额增长20%,餐饮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增长20.4%;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同时,商务部着力完善城乡商业体系,健全流通网络,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相关城市国际影响力、消费带动力、中心辐射力不断增强;认定19条全国示范步行街、12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建设347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涉及商业网点78万个,服务社区居民6400余万人;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12.5%。
为顺应居民消费发展新趋势,商务部通过促进网络消费、绿色智能健康消费,支持各类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发展。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万亿元,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4%,占社零总额比重增至27.6%。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37.9%,占汽车总销量比重达31.6%。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介绍,今年1月份,商务部门结合春节消费特点,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全国网上年货节”。各地围绕数字、绿色、健康三大新型消费,组织配套活动超300场。截至目前,网络零售额接近8000亿元,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近9%,实现2024年网络消费“开门红”。
节日市场供应增加
春节临近,全国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如何?盛秋平介绍,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节前全国消费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呈现供应足、价格稳、销售旺的特点。
供应足——各地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重点批发市场、超市生活必需品备货量比平时增加10%—30%。主要电商平台春节期间均持续提供配送服务。
价格稳——2月5日,全国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食、食用油、牛羊肉平均批发价格与月初基本持平,猪肉、鸡蛋价格分别上涨2.1%和0.7%,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上涨。
销售旺——各大商场、超市、线上平台均迎来销售高峰。1月下旬,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环比增长19.9%。1月份,重点监测电商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20%。
今年春节假期长于往年,出行人次预计将创新高,叠加近日全国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如何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线上顺畅、点上充足”?
为加强货源组织,各地商贸流通企业拓展采购渠道,提高补货上架频次,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上海多个批发市场节日期间不休市。北京全市18家重点连锁超市的700余个门店春节期间正常营业。广州指导重点保供企业按平时2—3倍库存量增加部分热销商品备货。此外,为应对异常天气,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春节前后将投放储备肉约3100吨、蔬菜7万吨、鸡蛋500吨,增加节日市场供应。“近期全国重点保供企业进销存量稳步增加,能够保障广大城乡居民节日消费需求。”盛秋平说。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盛秋平表示,2024年,商务部将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继续组织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出台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打通循环堵点,推动汽车以旧换新;深化汽车流通消费改革,持续推动汽车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重点方向,发展智能家居,鼓励旧房装修和局部改造。持续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完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培育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推动跨境电商深化试点;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总结推广地方和企业推动可持续消费的经验做法等。
扩大服务消费——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扩量行动,举办“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活动;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实施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
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支持相关城市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扩大高水平开放。完善以步行街为引领、智慧商圈为支撑、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加快补齐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短板,持续释放城乡消费潜力。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