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中拉交通合作驶上“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5-01-10 15:05:02 来源: sp20250110

丝路绵延连山海,与时偕行聚人心。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日前,人民网“一带一路 大道同行”大型跨国融媒体报道活动实地走访3个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五通”举措及新领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系列报道。

从北京到南美洲,相距2万多公里。行走在距离中国最远的城市间,不时有熟悉的画面“闯入”:拉普拉塔河碧波荡漾,顺流从阿根廷前往乌拉圭,两岸高楼上的中企标志显眼;智利圣地亚哥街头车水马龙,涂装着“100%electric”(100%纯电动)字样的公交车疾驶而过,仔细分辨,“KING LONG”(金龙)、“BYD”(比亚迪)等都是“中国制造”……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数百年前,华夏先辈搏风击浪,跨越重洋,开辟了中拉“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拉文化、经贸的往来发展;数百年后,现代交通和物联网飞速发展,中拉在经济、商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更多、合作更深,共建“一带一路”的种子次第开花结果,绽放出合作共赢的壮美图景。

人享其行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a线地铁列车进站。人民网记者 张若涵摄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A线地铁列车进站。人民网记者 张若涵摄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以下简称布市)。

9月,北半球正值金秋丰收季,南半球刚从深冬迈进初春,布市A线地铁通道里仍泛着丝丝寒意。地铁门一开,身着深色棉服的莱昂纳多·鲁索·坎帕纳随着人流走进明亮的车厢,找到熟悉的座位坐下,看起书来。

“我每天都搭这班地铁上下班,非常便利。”73岁的莱昂纳多是一名律师,是地铁A线的老乘客了。他指着车厢连接处的中文标识,笑着对记者说:“我知道这是中国造的车,质量很好,车厢很舒服。”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乘客们乘坐a线地铁从郊区前往市内。人民网记者 张若涵摄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乘客们乘坐A线地铁从郊区前往市内。人民网记者 张若涵摄

110年前,布市地铁A线启用,成为拉美及整个南半球第一条地铁。历经百年洗礼,条件老化的线路、手动拉门的木制车厢已无法满足现代市民通勤出行的需求。2013年,中国中车长客针对布市地铁研制的地铁车辆在A线正式“上岗服役”,实现了这条百年老线的“升级换代”。

地铁从城郊一路向市中心开行,记者随机与布市市民攀谈,“快速”“舒服”“平稳”是大家乘坐这趟“中国造”地铁的共同感受。“与百年前的木制车相比,我们新车最重要的亮点是安全。防火防烟按照当下最严格的国际标准执行,车辆采用了能量吸收装置,确保在遭遇碰撞的时候不会因为倾覆导致人员受伤,更加安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驻阿根廷服务站技术主管王子豪介绍道。

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基础性、普惠性公共产品,在支撑发展、改善民生中发挥基础保障和先行引领作用。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助推下,中国积极参与拉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建设和互联互通。中国铁建承建的智利圣地亚哥地铁7号线项目1标段,是中企首个在南美洲采用盾构施工的地铁项目;中国首次出口阿根廷的新能源轻轨列车2023年9月从江苏南通出海,将在阿根廷胡胡伊省的乌马瓦卡景区“服役”,这是该国首个锂电驱动的新能源轨道交通产品,充分满足当地“绿色旅游+智能交通”的个性化需求……车轮轰轰中,一个个项目不断落成运行,新时代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中拉关系在交通领域持续深化。

物畅其流

乌拉圭,蒙得维的亚港(以下简称蒙港)。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轮不断进出,彩色的集装箱拼凑出一片繁忙景象。

作为传统农牧业国,乌拉圭工业不发达,经济发展非常依赖出口,各大港口的兴衰也便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了确保港口往来船舶的顺利通行,疏浚工程少不了。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上航局),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自2007年进入乌拉圭市场以来,中交上航局立足当地、深耕市场,承接了蒙港多项航道维护疏浚工程,通过不断优化船组施工方案、提升管理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项目履约,得到了业主的认可,也巩固了中国企业在乌拉圭的疏浚市场地位。

乌拉圭蒙得维的亚capurro渔港船坞区域疏浚工程施工照片。受访者供图

乌拉圭蒙得维的亚Capurro渔港船坞区域疏浚工程施工照片。受访者供图

据中交上航局巴西公司副总经理宋小飞介绍,多年来通过承接乌拉圭蒙港外航道维护疏浚工程、蒙港24周疏浚工程、Gas Sayago航道疏浚工程、蒙港维护疏浚工程等,该公司在乌拉圭累计签约合同额超3亿美元。施工期间,企业聘用大量属地船员和员工,提供各类专业培训,不仅提高了他们船舶管理和操作的各项技能水平,还为当地人带来了近40万小时的工作机会,实现了中企和属地发展的“共赢”。

“一带一路”已成为开放包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国际平台。中交上航局也一直坚持造福当地、互惠共赢的发展理念,这也是中企出海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需秉承的基本理念。共建“一带一路”衍生的大量海外工程项目,为中企提供业务拓展机会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机遇。

在阿根廷北部粮食产区,中企参与改造升级后的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串联起内陆省份和港口城市,运输效率显著提升、物流成本缩减,项目提供的4800个直接就业岗位也带动了沿线省份的民生与经济发展。中国铁建承建的智利5号公路塔尔卡-奇廉段项目,推动智利南北地区互联互通,项目建设也带动当地就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诸多类似“双赢”的交通项目在拉美多国生根开花,让中拉人民持续享受着共建“一带一路”的硕果。

绿色其能

智利圣地亚哥,维维佩拉公司工程师正在查看金龙新能源公交车。人民网记者 张若涵摄

智利圣地亚哥,维维佩拉公司工程师正在查看金龙新能源公交车。人民网记者 张若涵摄

智利,圣地亚哥。初春午后,阳光满溢。白底橙字的金龙纯电动公路客车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凭借优异的性能,金龙纯电动公路客车克服高寒、严苛路况、长续航里程、轻量化等困难,成功征服了“南美洲脊梁”安第斯山脉,受到了当地政府与民众的好评,并在2019年实现批量出口。

据金龙汽车智利经销商维维佩拉销售总监恩佐·克鲁塞斯·卡拉斯科介绍,今年5月,金龙汽车集团和维维佩拉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到2025年双方实现至少进口和销售500辆零排放新能源客车,建立新能源汽车生态运营平台,推动报废客车电池再利用等服务,为减少智利空气污染贡献力量。

拉美地区是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市场,也是中国汽车品牌的重要消费市场。近年来,随着低碳减排、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性能成为拉美消费者择选汽车的重要因素。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抓住契机,在新能源赛道加速奔跑,受到很多拉美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在民用车领域,中国新能源车也取到较好销售成绩。据乌拉圭汽车贸易协会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市场数据显示,中国产电动汽车占乌拉圭销售总量的76.4%;在智利2022年最畅销电动汽车中,上汽大通EV30名列第一。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既涉及交通等传统领域,也有学校、医院、绿色、文化等公共服务和新型基础设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层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交通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多个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和运营,如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等。

“一带一路”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绿色低碳,更能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中国新能源车的出口、车企海外项目的落地,不断为拉美地区绿色发展贡献着中国经验。正如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所说:“我们十分关注可再生能源,我们与中国企业合作生产电池、建立新能源汽车厂,共同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中拉交通合作驶上了“快车道”,在距离我国最远的这片土地,一个个项目马不停蹄,一则则好消息源源不断,持续为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的长途旅程绘就新的画卷。

(责编:王震、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