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3:51:53 来源: sp20241124
本想只买1688元的中老年套餐,最终“心动”加了4个项目,费用超过4000元——
切中健康焦虑的体检加项,是“鸡肋”还是刚需?
本报记者 刘小燕
阅读提示
一些体检加项的介绍显得必要且紧迫,工作人员也会推销一些“名字复杂、技术先进、效果强大”,而且价格不低的检查项目。这些加项有必要做吗?医生指出,体检加项不应被神化,体检者应在清楚自己身体的情况下审慎选择。
“网上选购套餐时就开始提醒可以加项,原本1688元的中老年套餐,加上甲功五项、骨密度、肝癌风险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检测几个项目,费用超过4000元。”8月13日,广东佛山的周先生向记者谈到,近期他给母亲选购体检套餐时遇到的疑惑:为什么机构宣传的体检项目总能精准切中人们的健康焦虑,高额的体检加项为何越来越多?
体检的目的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然而,《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许多人在体检时遇到过此类情况:机构极力劝说增加一些具有神奇诊疗效果的检查项目,有的价格高达数千元。由于缺乏相应的检查知识,或出于对自身及家人健康的关切,一些人最终选购了这些项目,但结果并未得到满意的检查体验。
“必要且紧迫”的体检加项
周先生带着年近60岁的母亲到某机构体检时,特意选了中老年女性体检套餐,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内科、女外科、妇科等35个项目。进入预约程序后,周先生发现,选购其实并未结束,页面上还有很多加项可选,而且似乎每项都需要做。
“去年,母亲的体检报告显示甲状腺腺体回声欠均匀,体检机构人员帮助解读报告时建议增加甲功检测,并且每年要跟踪甲状腺的情况。”想到这里,周先生随即勾选了价格为312元的甲功五项检测。
在周先生展示的加项页面中,记者看到,心脑血管深度检测项目下方写着:“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例,严重威胁国人健康”;肺部深度检测写着:“肺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之首,我国每年肺癌死亡病例达58.7万”;糖尿病筛查写着:“中国是全球范围糖尿病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周先生说,这些备注让人觉得每个体检加项都非常有必要选购,而且非常紧迫。因此,他又为母亲添加了肝癌风险评估等几个项目。
实际上,此类对体检项目“必要性、紧迫性”的强调,常贯穿体检始终。北京市昌平区的郭女士7月底进行的体检,她向记者表示,从报到候检,到具体项目检测,再到领取体检报告,一直都有体检机构工作人员向其推荐加购项目。
“在前台报到时,工作人员就问要不要增加肝癌、肠胃癌之类的特色筛查项目。”郭女士回忆,她在抽血室领取采血管时,工作人员也会快速推销一些检测项目,并强调可以筛查癌症、提前预防。据她观察,一旦体检者同意加项,工作人员会随即增加一个真空管,并提醒其检查后到前台结账。
加项页面里不乏高价项目
除了通过患者数据让人产生“必须要查、不能错过”的焦虑,有些体检机构推销的体检加项“名字复杂、技术先进、效果强大”,而且价格不低。
周先生介绍,他在加项页面就看到了许多高价体检项目。例如,号称少量血液就能检测的肝癌筛查项目,价格约4000元;通过粪便检查的肠癌早筛项目,价格近1600元;阿尔茨海默病3种微小核糖核酸检测,价格约1400元等。此外,还有针对慢病、亚健康人群的一项细胞免疫力检测,价格也超出500元。
被推销的额外加项是否有必要做,高价检查项目是否值得信任?近日,陕西西安的王先生体检时在工作人员劝说下,临时增加了一些项目。“我选的是中青年男性套餐,包含前列腺彩超,到前台报到时他们建议增加前列腺肿瘤标志物检查,大概200元,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拿到体检报告后,王先生看到前列腺肿瘤标志物指数异常,于是他紧急前往医院泌尿科挂号,并花了700多元做前列腺核磁共振。医生结合问诊查看了王先生的核磁报告,表示没什么问题,可能是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肿瘤标志物指数异常,平时多留意和定期检测就行。事后王先生觉得自己是花近千元“买了一次心安”。
针对王先生的情况,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郑锴分析指出,不同组织及器官的肿瘤发生,因为细胞类型不同,其代谢的肿瘤标志物类型也不同,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查作为筛查项目实际有些“鸡肋”。但对已经确诊或已经有影像学检查支持有肿瘤问题的患者来说,这项检查非常有意义。
体检项目越多越全越好?应在了解的基础上审慎选择
河南省职工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冯翔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一些民营体检机构将基础体检的价格定得很低,受检者到了现场才得知要增加一些检查项目。每个加项或许都有一定的风险排查作用,但很多加项大部分人并不需要。
冯翔介绍,公立机构推荐加项,一般是通过自测问卷了解体检者的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医生据此判断出存在健康风险。另一种情况是,基础检查结果出来后确定需要加项,即使需要增加,也并非盲目推荐,而是强调深度检查。
“体检项目对体检者的健康一般不会造成伤害,所以有的体检机构希望受检者查的项目越多越全越好,但是机构也应考虑让体检者的钱花在刀刃儿上。”冯翔说。
郑锴也认为,当常规检查满足不了需求时,适当选择加项无可厚非。另外,大众对体检的检查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能更早地发现疾病并尽早介入治疗。
“客观地说,各类体检项目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最重要的是确定是否适合自己,需要结合年龄、性别、家族情况、既往症、职业状况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郑锴强调,各种体检加项不该被神化,应在清楚自己身体的情况下选择。(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