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0 02:05:26 来源: sp20241220
胡萱(中)在非遗展览中向外国观众讲解。
胡萱(前)在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讲解宜兴紫砂壶。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胡萱出生在江苏宜兴,宜兴是紫砂故乡,被誉为“中国陶艺之都”。从小到大,胡萱对中国传统非遗很感兴趣,留学期间她在荷兰圣朱斯特美院学习当代艺术实践与策展学,并在伊拉斯姆斯大学修读了文化经济学第二硕士学位。期间,胡萱在荷兰举办中国非遗相关展览,吸引了当地许多人参观,胡萱说她想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非遗,感受其魅力。
“同学听得入了迷”
说起留学初衷,胡萱认为荷兰的艺术创作氛围吸引了她。胡萱说:“荷兰的文化创意产业成熟,学校不仅有许多有趣的课程,还有大型设计周、会议和艺术类影片放映等活动。我一直想做设计相关的工作,这里深深吸引了我。”
在荷兰留学时,胡萱发现许多外国人对中国艺术文化很感兴趣。“在学校时,我与志同道合的同学策划过关于海外华人艺术的展览,我们想让外国人认识中国。没想到这个项目很受欢迎,很多荷兰人对这个展览很感兴趣。这次展览之后,我渐渐萌生出在荷兰传播中国文化的想法。”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中国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一名来自加拿大的同学听得入了迷,我注意到他嘴巴张得大大的。”胡萱分享了一件有趣的事,“讲座结束后,他兴奋地来与我交流,说自己彻底迷上了这个手工艺,还想买一盏紫砂壶来泡茶喝。我觉得很有意思。还有一个荷兰朋友在了解了紫砂壶后,强烈建议我在荷兰开一家紫砂壶店,他说紫砂壶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看到这些外国友人喜欢我家乡的紫砂壶,我觉得很自豪。”
以什么样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紫砂壶?胡萱在逛荷兰的博物馆时找到了灵感。胡萱说:“我在专业学习中在当地接触了一些华侨,后来有幸参与到荷兰移民博物馆的策划工作。博物馆里展出了很多第一代中国移民的物件,比如荷兰第一家中餐厅的菜单、他们的服饰等。这段工作经历让我意识到物件本身就会诉说故事,有时比言语更有力,所以我想通过展出紫砂壶在荷兰传播非遗。”
去年9月,胡萱把家乡的紫砂壶带到了荷兰鹿特丹,策划了一场特别的展览。胡萱说:“这次展览展出了12只当代宜兴紫砂壶和3只由17世纪荷兰著名陶艺家仿制的宜兴茶壶,我将紫砂壶的制作原料、创作工具也放在一旁同时展示,并做了演讲和介绍。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手工艺非常好奇,来参观的人在展厅门口甚至排起了队伍。这次经历让我很有感触,原来这么多人想要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我很感动,也有了继续做这件事的动力。”
“最让我开心的是,在策划了这个展览之后,一些荷兰的博物馆对紫砂壶关注起来,他们的相关负责人和我联系。”胡萱说,“后来,我和其中一些博物馆合作,一起完成了更多关于紫砂壶、陶瓷的展览。”
“再辛苦也值得”
胡萱坦言,留学经历帮助她拓宽了视野,获得许多思维启迪。她说:“在国外,不同的文化让我思考问题、观察世界的视角发生变化。荷兰的教学体系和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有差别,导师并不直接告诉我作品应该怎么修改,而是循循善诱,让我反思作品的意义,这帮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对文化传播的想法也更加清晰。”
除了展出家乡的紫砂壶,胡萱也积极参与中荷文化的交流活动。她说:“我曾参与了为一位荷兰知名设计师策划的云锦承创作品展。这位设计师曾在南京停留,从云锦非遗技艺中汲取灵感,设计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