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20:13:42 来源: sp20241121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历史上瘟疫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害之一,一定程度上甚至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一项国际研究发现,罗马帝国暴发的3次大规模瘟疫均发生在异常寒冷和干旱的时期,研究人员推测气候异常和瘟疫可能与罗马帝国衰落有关联。
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德国不来梅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通过分析亚得里亚海沉积物岩芯中的浮游生物残骸,构建了公元前200年至公元600年意大利南部的气候模型。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说,从公元前200年开始的3个世纪中,该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罗马帝国达到最兴盛状态;公元130年左右气温下降、旱灾频发,尤其是公元165年至180年的严寒时期暴发安东尼瘟疫,而那段时期恰逢罗马帝国陷入动荡;另一次气温骤降期间,在公元251年至266年出现了塞浦路斯瘟疫,罗马帝国处于分裂时期;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后,公元6世纪40年代极端寒冷,东罗马帝国暴发查士丁尼瘟疫,之后失去大片领土。
参与这项研究的历史学家、俄克拉何马大学教授凯尔·哈珀推测说,气温变化和瘟疫在罗马帝国兴衰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研究人员认为,比较寒冷干燥的环境可能破坏了作物收成,削弱了民众的免疫系统,而社会动荡又助长了瘟疫的传播。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导致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一两个变量难以起决定性作用。
(责编:艾雯、徐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