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铁流

发布时间:2024-11-14 15:29:25 来源: sp20241114

上图:战车快速机动(资料图片)。胡东亮摄

编者按 习主席指出,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赋予奋斗强军更深厚的时代内涵、更鲜明的现实指向。强军征程呼唤奋斗精神,全军官兵唯有艰苦奋斗、顽强奋斗、接续奋斗,方能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即日起,本报在《强军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专栏推出“争当新时代奋斗者”全媒体系列报道,反映全军官兵结合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永葆纯洁光荣政治本色、扛起强军胜战使命责任,在强军新征程上再整行装、奋斗担当的风采风貌,敬请关注!

“轰!轰!”装甲车内,高速转动的引擎声格外强劲;车外,不时传来沉闷的炮火声,紧张气氛一触即燃。

但这些,都没让第82集团军某旅三连车长张世英分散半点儿精力。此刻,他一边观察“敌情”态势,一边指挥战车披荆斩棘快速挺进。在红蓝激战拉锯、正面强攻不下的紧要关头,他们这支装甲奇兵能否纵深穿插到位,直接关系到这场决战的胜负。

突击!突击!从空中鸟瞰,在朱日和广袤荒原上,一支钢铁纵队卷起滚滚尘烟,一路突破数道火力网、抗击多股“敌”干扰,迅猛挺进的势头锐不可当。

“飞兵”70余公里,三连及时穿插到位,立即投入到阻击蓝军增援的战斗中。这一手,成为撬动战场天平的胜负手。这一战,红方最终险胜,让大名鼎鼎的蓝军折戟——在这个蓝军占据地利优势的主场,以往,前来挑战的红方几无胜绩。

数年前,三连换装转型后首战这迅猛突击的一幕,与历史何其相似。

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第38军113师某营3连,随全师14小时“飞兵”145华里,抢占三所里。随后,连队又作为尖刀部队马不停蹄赴龙源里与敌血战。战后,获志愿军总部颁授“屡战屡胜”战旗。

“连队的无上荣光,是先辈拼搏奋斗出来的。”结合“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该连官兵重温连史,意志更加坚定:接过先辈的枪,传承“迅猛突击、屡战屡胜”的连魂,在新征程上开启新的冲锋、接续奋进奋斗!

时刻处于奋斗状态,方能不惧各种风险挑战

众所周知,翻浆的泥沼地,是钢铁洪流的噩梦。

到三连采访,官兵不约而同向记者提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去年夏天,科尔沁草原东北部下起倾盆大雨。雨过天晴,炙热的太阳晒得地表很快结起一层薄薄的“硬皮”。大地像一块吸饱了水的海绵,静谧又暗藏危险。

很快,该连所在旅组织的一场训练,在这片陌生地域如期展开。战斗打响,一台台战车发出巨大轰鸣声,在草原上驰骋。可当最前方的战车碾压过后,这片土地便露出了“獠牙”——后续冲锋的坦克和装甲车纷纷陷入泥沼。

前方坦克不知深浅,掉头回援,结果自己也深陷泥沼;装甲抢救车前来营救,却在拖拽过程中把自己也搭了进去。载员舱中的官兵纷纷出舱帮忙,但一时也束手无策。

此时,只有三连战车依然保持着冲锋姿态。尽管他们行进速度不快,也不时有装甲装备陷入泥沼,但一路上边陷边拖、边冲边打,硬生生通过了泥沼,准时抵达战斗地域。最终,参演部队仅三连如期完成战斗任务。

为何只有三连能够做到?记者向该连干部刘海占抛出这个问题。

其实,导演部与其他参训分队当时都有同样的疑问。复盘时,三连介绍的经验让大家陷入深思。

原来此前,经常关注前沿军事动态的三连官兵,曾多次召开“诸葛亮会”,对泥沼地战斗进行过系统攻关和针对性研练。如今,三连官兵全员掌握根据土壤颜色、土质结构等判断道路情况的本领,学会多种在泥沼地铺设简易道路的方法,还总结出并联拖拽、串联拖拽等拖带救援方式,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训法、救法、打法。

“未来战场,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我们必须把平时能预想到的特殊情况都训到。”刘海占说得云淡风轻,记者却听得十分动容。

革命先辈在战场上不讲条件、不怕牺牲,也要坚决完成任务的奋斗精神,滋养着三连一代代官兵。旅领导刘海伟告诉记者,时刻处于奋斗状态,方能不惧各种风险挑战,让这支连队拥有强大突击能力和过硬打仗本领。

得知记者在三连采访,旅机关一名助理员主动找上门来,要跟我们聊聊。

去年乍暖还寒时,由三连39名党员骨干组成的先遣队,到达塞北某驻训场。忙着安营扎寨之际,他们接到上级通知:次日凌晨5时到火车站帮助装载一批弹药。

官兵一大早赶到火车站,开始装载弹药时却得知:临时弹药仓库那边卸载弹药的人员,因故不能及时到位。

“按照规定,弹药必须当天入库。怎么办?”当天,旅里没有后续分队抵达。看着眼前的三十来号人,再瞅瞅堆成小山的弹药,现场组织转运的这名助理员急得团团转。

时任三连干部魏炜,和大家碰头后,走上前说:“把任务交给我们吧!”

“把三连放到急难险重任务中、放到难局困局中,你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这支英雄连队的战斗力突击力。”这名助理员告诉记者,那天,三连39名党员骨干将数十吨弹药从火车转载到运输车上,再卸载到驻训场弹药仓库中,“任务太重,就是铁打的汉子恐怕也受不了”!

让他震撼和感动的是,三连官兵比铁还硬,从凌晨奋战到深夜,生生啃下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越是过得硬,越有机会受领急难险重任务;越是经受急难险重任务锤炼,就越过得硬。在一次次接续奋斗中,三连“迅猛突击、屡战屡胜”的形象愈加生动、清晰。

真正把奋斗精神融于心、凝为神、化于行

行动上的坚决,源于思想上的坚定。奋斗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既有先辈的基因传承,又有来自通过行进间整队、冲锋中看齐焕发出的激励感召。

“既然在火炮技师这个战位,那你就要把射击本领练到极致。如果做不到,这个战位你接不了……”连队火炮技师史海洋说,他的老班长宋恒当时给他提的要求,让他至今都牢记在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能担任英雄连队的班长,能力和作风可想而知。三等功、“神炮手”、专业训练尖子……这些年,宋恒获得的各类证书奖章,可以塞满一个行李箱。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如今人人服气的老班长,刚来连队时成绩并不如人意。

“我入伍前曾在某国企工作,是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认证的高级焊工。我当时参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完成单位指标,在部队干两年后回去继续工作。”宋恒坦言,来到连队后,他发现战友们太拼了——课余时间,连队场地、装备等训练资源,大家都排队争取,人人铆着劲练;看他训练不在状态,身边战友比他还急,干部骨干轮流找他谈心,给他讲连队荣誉、光荣传统……

“既然来当兵,就要当尖兵,否则对不起那面‘屡战屡胜’战旗!”老连长一席话,在他脑海里回响。

更触动他的是那一次,连队参加全旅年终总结,连队官兵当年获得的各类奖杯、奖牌、证书数量之多,让他感到深深震撼。宋恒说,真希望那些荣誉里也能有自己的一份。

从此,宋恒不再抱着体验生活的心态,而是加入奋斗者行列,成为连队最拼的人。不到一年时间,他的军事训练成绩在同年兵中出类拔萃,还成功超越许多老兵尖子;刚选取下士,他就脱颖而出当上班长,并很快带出一个“三等功班”……

奋斗的路上,从不会一帆风顺。“边行进边整队”的可贵意识,让三连在深化政治整训、推进整改整治中,拥有更强的忧患意识和纠偏正向的能力。

一次,上级交给三连一个全新背景的重要试训任务。全连官兵立即行动,按照以往做法和标准,从每个战术细节、每名战斗人员的动作抠起。大家自我感觉把装甲步兵那套本领练到了极致,这次任务“小菜一碟”。

可接受上级评审时,一名集团军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太保守了!

为什么不考虑与其他作战力量有机协同?为什么没想过运用新质力量进行侦测打击?一个个问题如当头棒喝,既点中了要害,也直接敲在三连官兵心头。

铩羽而归,三连连夜组织党员骨干检讨反思,从思想上深挖问题。“长时间坐‘顺风船’,让我们求稳的心态日益滋长”“觉得以往经验路子很成熟,干工作惯性思维多了,进取创新意识弱了”……

再整行装,奋斗担当。大家重温了连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典型战例,思考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条件下,先辈们是如何通过一次次绝妙的战场创意、一个个求新求变的战法打法克敌制胜的。

“连续奋战,虽然身体上有些疲惫,但思想豁然开朗。”二班班长、二级上士耿绍健清楚记得,那天的月亮很圆很亮、遍洒银辉,一如大家廓清迷雾后的心境。

这次“整队”,激发了蕴含在红色血脉中的创新基因。三连骨干不再拘泥过去,通过结合特种作战样式、运用新质作战装备,重新编组了战斗方案。

最终,他们用一场“有思想、有行动、有协同、有内容”的示范,高标准完成任务。

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征程更需要接续奋进奋斗

有点出乎记者预料,一场仅有排规模的进攻战斗训练,竟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

“遭‘敌’坦克火力压制”“右翼小股‘敌’袭扰”……行进中突遇阻碍,车长指挥车辆散开队形,驾驶员高速机动疏散,炮手利用车载火炮进行侧射、倒射,火力压制接“敌”。到达冲击发起地域,载员舱里战斗步兵迅速下车,依托有利地形与装甲车交替掩护。

这场检验“三条火力线”新战法的战斗训练,穿插使用了新质作战力量,打法新颖,颇具特色。

“抓练兵备战,三连时常有些想法。”现场指导的旅领导李玉强说。

这几年,连队火炮技师史海洋带领白云龙等骨干,主动探索各种实战条件下步战车火力发挥的最佳方式,熟练掌握了步战车倒射、侧射、速射等射击方式,将步战车性能发挥到极致,更加适应战场实际。

一次战术训练,史海洋看到共同训练的炮兵分队正在开展夜间间瞄射击训练。他突发奇想:“步战车能否也尝试进行夜间间瞄射击?”

随后,史海洋带着战友一起学习坦克、炮兵等专业教材教范,跑去友邻炮兵分队训练场上取经,研究把坦克、炮兵的打击方式运用到步战车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攻关,他们终于拓展了步兵分队打击方式,让步战车夜战打击半径大幅增加。

第一发炮弹、第一枚炮射导弹……列装新装备后,三连创造了所在旅多个第一,将同专业半数“首发权”收入囊中。

有想法、有办法,奋进的步伐才会更有力、更迅猛。

记者留意到,每次组织重要训练或执行大项任务,三连官兵都会有一张“小卡片”。“每个人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达到什么标准、实现什么目标。”连队干部杜飞说,这是他们集全连智慧共同探索出的“七定表工作法”。

方法的产生,源于一次执行重要任务的经历。当时,按照预定流程推演,尽管三连拼尽全力,有些任务仍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一次偶然机会,一名连队干部了解到某知名企业正在应用的一套标准化流程,各类人员分工明确、配合密切,以流水作业形式高效完成工作。

受此启发,三连立即组织班长骨干深入研究。大家试着将一些重要工作和任务分解到“流水线”,然后让官兵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果然顺利解决问题。

从此,连队进一步细化标准化作业流程,将“七定表工作法”推广到重要训练和大项任务中。按照这种精细化模式,官兵对一些重要环节苦练形成肌肉记忆,全连反应速度和执行能力明显提升。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追梦者的远征。采访越深入,记者越能真切感到,“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带来的思想洗礼,不仅让红色基因扎根更深,还唤醒并持续激发着三连每名官兵的内动力。

风雨无阻,在五班班长、中士张凯带领下,五班成员每天一有空闲,就会自觉来到一墙之隔的俱乐部加练,或是进行补差训练,或是研究战法训法。

新兵魏晓峰很快适应了这种节奏。连队前不久组织“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他给自己算了一笔账:现在每天多练一个半小时,每月就能多练40多个小时,每年就能多练500多个小时。到建军百年,他当兵第4年时,就能多练2000多个小时,“多出来的这些时间,能多干很多事”!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风鹏正举,“屡战屡胜”连正在发起新的冲锋。(本报记者 黄 超 张科进 李浩然 特约通讯员 姚欣彤)

(责编:彭静、梁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