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1:26:16 来源: sp20241116
本报讯(记者 张月朦)如果要选一处最能体现北大精神气质的建筑,百周年纪念讲堂可能是不少北大师生共同的答案。经过两年筹备,昨日,对讲堂发展历史首次系统呈现的——“大讲堂之路”展览在百周年纪念讲堂正式对外开放。展览以讲堂建筑变迁为主线,分四部分呈现了“讲堂”两字首次出现到为纪念北大百年校庆而建的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历史,力图通过四百余件各类珍贵历史照片及实物展示北大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生动图景。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讲堂”这一名称,自京师大学堂创立之初便已有之。1898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首任管学大臣孙家鼐1896年给光绪皇帝的《官书局议覆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提到“讲堂斋舍必须爽垲宜人”。这是“讲堂”二字首次出现。到了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期,他更开美育风气之先,推动开设美学课程,设立艺术社团,积极践行美育。
1952年,北大由沙滩红楼迁入燕园。为解决师生就餐问题,在三角地附近修建了木结构的大饭厅。展览现场还能看到当年大饭厅时代学生使用的白色搪瓷饭盆、泛黄的饭票和大饭厅入场券等。“我是1999年入校的,对大饭厅没有概念,这些物品和校友们的回忆带我回到了那个时代。”北京大学会议中心百年纪念讲堂管理部主任马冬妮说。
虽变为饭厅,但北大的美育传统仍在此传承。不开餐的时候,大饭厅就成了举办各类讲座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大礼堂。随着舞会在校园中流行开来,大饭厅到了周末的夜晚就成为学生们徜徉的舞池。“地上流着从洗碗池里溢出的水。脚下时常有土豆在滚动,那是从墙角里头,被音乐和舞步震动出来的。”1982届北大校友张曼菱在《那时北大》中回忆道。
1983年,北京大学对大饭厅重建改造,安装了固定座椅,并设置舞台,专门作为会堂使用,并定名“大讲堂”。80年代,各种新思想和文化艺术形式涌入校园,诗歌、摇滚乐和电影是当时中国青年人了解世界与发现自己的窗口。展览中,北青报记者也看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这张照片里的人是我”,指着一张北大电影放映队员合影,郐俊明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年58岁的郐俊明在1991年来到北大当上电影放映员。那时他每天早上去电影制片厂取影片,在学校放映后,晚上再去归还。为了这次展览,他也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放映设备拿了出来,“那时候5块钱2张票,遇到热门的片子,学生们把讲堂前的门都挤坏了。”
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在各界支持下,1999年,重建的百周年纪念讲堂正式落成,并于2000年5月运行。重建后的百周年纪念讲堂践行“服从学校大局、服务广大师生”的根本宗旨,以弘扬高雅艺术、繁荣校园文化、服务素质教育为己任,每年自主策划承接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展览等活动数百场,与海内外知名演出团体、艺术家深化合作,积极推动美育资源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整合。
马冬妮告诉北青报记者,本次展览是对讲堂发展历史首次系统而完整的呈现。展览历经两年筹备,并面向全球校友展开征集,大饭厅时期的搪瓷饭碗、饭票等都是来自校友捐赠的珍贵实物。而“大讲堂之路”几个字则是由前不久逝世的哲学家、美学家、书法家杨辛先生所题写,弥足珍贵。本次展览对外开放时间为3月16日至4月20日,之后将作为常规陈设于讲堂呈现。(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