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天然染料及染色工艺

发布时间:2024-11-27 15:06:12 来源: sp20241127

  我国地大物博,具有丰富的天然染料资源,染色工艺历史悠久。天然染料及染色工艺主要适用于天然纤维,如丝、毛、麻、棉,其所呈现的色彩丰富,是构建中国古代服饰传统色体系的物质文化基础。

  天然染料是指含有可用于染色色素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等天然材料,以及从中提取色素制作的有机染料,具有易于采集保存、色泽丰富柔美等特点。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天然色素进行染色和装饰。例如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基于审美需求之上的传统色彩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进入商周以后,以植物为主的染色工艺逐步兴盛起来。《周礼》中就有“掌染草”之职,“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受之,以待时而颁之”。《唐六典》将植物染料用于染色的主要部位记载得更具体:“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

  若是以色彩区分植物染料的品种,大抵有染蓝色的蓝靛,染紫色的紫草根,染红色的红花、茜草根,染黄色的栀子、郁金、黄檗,染茶褐色的栗、柿涩等,染灰黑色的石榴皮、五倍子等。此外,还有胭脂虫、紫胶、贝紫等动物染料。这些色相的染制和使用与中国传统五正色(青、赤、黄、白、黑)和五间色(绿、红、碧、紫、骝黄)的色彩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与服饰制度结合,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中国古代服饰色彩体系。

  采集于自然界的天然染色材料,需要通过各种萃取方法获得色素(即色素萃取),并通过媒染进行染着固色及发色,久而久之形成了具体而系统的染色工艺。色素萃取过程中,温度、酸碱度、时间等因素十分关键。最为常见的色素萃取方法是在染材中加水后高温煎煮,称为煎煮萃取法。这种方法简单有效,操作方便,色彩饱和,色牢度高。除了煎煮萃取法,根据不同的色素性质,还有常温萃取法、碱液或酸液萃取法、发酵萃取法、沉淀萃取法、木精或酒精溶剂萃取法等。因为有的染材用煎煮萃取法不能提取色素或容易出现色素分离、变色现象,所以要根据天然染材的不同特性及色素特点,选择合适的染色工艺。

  染色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关注和研究我国传统天然染料和染色工艺,可以探究中国古代服饰色彩体系背后的文化内涵、审美趋向和时尚潮流,也可以窥见其中蕴含的匠心技艺,继而对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北京服装学院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副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6日 06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