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深处(逐梦·情系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5-01-04 10:01:03 来源: sp20250104

  山高林密,层峦叠嶂,云在林上飘,林把云朵藏。翻滚的云海和茫茫的林海交织变幻,宛如仙境。

  这里是蒙山。蒙山跨山东平邑、蒙阴、费县、沂南4县,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这漫山遍野的绿色,凝结了无数护林员的心血和汗水。

  蒙山深处,平邑一侧,有户人家以林为家,世代栽树护林。杨希路是第七代,他用青春年华守护绿水青山,人生和绿树融为一体。

  一

  “来了,累了吧?先回家喝杯茶,歇歇脚。”在柴门外等候的杨希路招呼我们走进山间的四方小院,坐在屋前的凉棚里。

  酷暑时节,我们来到地处蒙山深处的平邑县大洼林场庵子护林点,这里也是林场护林员杨希路的家。

  我们坐在低矮的松木板凳上,喝起了早已凉好的温茶水。只见小院被层层树木围绕着、掩映着,周围的空气仿佛也被染成了淡绿色,耳畔回响着沟壑里的溪流声和清脆的蝉鸣声。

  歇息片刻,杨希路带领我穿过茂密湿滑的灌木草丛,向我介绍房前屋后的每一棵树木。

  “这棵栗树,是我家先祖栽的。10年前我量过,主干周长7.6米。”

  “这棵栗树,是我小时候荡秋千的伙伴,也近两搂粗喽。”

  “这片银杏林有60多棵,是我爷爷栽的,每棵树都100多岁了。”

  …………

  我仔细听着杨希路的介绍,只见他眼里闪烁着光芒,仿佛每一棵伫立的树都像亲人站在身旁。

  杨希路的家位于平邑、蒙阴、费县的交界处,东南方就是蒙山云蒙峰。云蒙峰陡峭,老百姓称之为“挂心橛子”,一方面形容其高大陡峭,另一方面是说巡山时远远看见这座山峰,便可判断出所处方位和家的方向。

  屋子东侧是一眼四季不干涸的山泉,泉水清澈见底,岸边被繁茂的草木掩映。西侧建有能蓄80立方米水的水池,养着鱼,还有特殊作用。杨希路说:“别小瞧这水池,4000多亩山林,山上就这点水,关键时刻能救急!”

  门前正中是菜园地,土质黑油油的,长着芹菜、辣椒、茄子和芋头,还挖好了种萝卜的沟畦。

  蒙山深处的莽莽林海人烟稀少,只生活着杨希路一家人。他家七代人在此,用岁月与热血,谱写下开荒、种树、守绿的感人故事。

  清末年间,杨希路祖辈带着家眷,从临沂来到今天的平邑县卞桥镇洼店子村一带。因这个山坳土质较好,山坳的石缝间有眼四季不干涸的山泉,还有可以挡风遮雨的石棚,于是就在此安顿下来。

  石棚周边的树木成了家人生存的希望,开荒、种树、守林,成了杨家的祖训和家风。在外捡个杏核就带回山里埋下,捡棵小树苗就挖个窝栽下。渐渐地,石棚周围的树多起来、密起来了,鲜活了一片片绿色生命。

  最早栽下的是栗树,栗子能储备充饥。到杨家第四代时,这片荒山上已栽上了栗树、槐树、柞树和松树。

  一家人以林为命,把希望和未来全部栽进树木里。即使曾面临偷砍偷伐的困扰、面对岁月变迁和人生沉浮,杨家人从未犹豫和徘徊。1948年,沂蒙革命老区平邑县要建林场,杨家二话没说,倾力支持,除了自留47亩山林,其余约4000亩全部捐了出来。

  杨家第五代也就是杨希路的爷爷杨佩明成了担负国家责任的第一代护林人,后来杨希路的父亲杨金山接续父业。虽然生活比在山下艰难,一家老少却没有一句怨言。杨家人从不轻易砍一棵树,更没卖过一棵树,乡亲们说他家是“种树世家”,也是“守着金山的穷人家”。

  二

  “我家祖辈都住在这里,守护着这片山林。到我这,是第七代了。”杨希路望着一望无际的林海,眼神柔和而坚毅。

  来一趟庵子护林点,实属不易。那天我们一行早上7点多就出发,乘越野车颠簸了一段山路。石头山路越来越窄,在茂密的林草丛中时隐时现,我们只好下车步行。那山路时而拐弯抹角,时而贴在崖壁下,个别路段直上直下,有的甚至被山洪冲毁。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出太阳,时而闷热难耐,时而又山风送爽,不知不觉衣服湿透了,被风吹干,又湿透。歇脚数次,被汗湿透的毛巾拧了多遍,鞋和裤腿沾满了泥浆。翻越了三道山梁,攀缘跋涉两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杨希路的家。

  我想象不出,一家七代人,200多年来,是如何冒着风雨雪霜、酷暑寒冬,在这偏远艰苦的深山坚守下来的。

  从杨希路蹒跚学步时,父母就教他扶着树学走路,与小树牵着手同成长。2002年,杨希路接替父亲走上护林员岗位,成为更加坚定的山林守护者。从小就跟着父亲巡山,一年年陪同长辈栽树、护树,有些树就是他自己栽的。树怎么长大的,他记得清清楚楚。起初山上荒着一大片,全家到处植绿、种树;树越种越多,后来便见缝插针,挖坑栽树;如今森林覆盖率高了、生态改善了,种树和栽树转为扶持与培育、防治病虫害和防火。

  这些年来,树已是最割舍不下的牵挂,更是眼中最美的风景。杨家世代常年跋涉在山路上,天天与树木打交道,学会了善待自然、敬畏树木,爱上了山里的一切。他们渴望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一切越来越美好。

  “这几千亩山林的每一个角落我几乎都去过,每片林子长得怎么样,我心中有数。”每天早晨7点,杨希路就开始巡山,一天需要走几十里山路。到山的制高点瞭望,通过听声音、察看脚印和车辙等,观察有无异常情况。春夏主要防治病虫害,秋冬季重点防火,防盗伐则是时刻绷紧的弦。饿了啃煎饼,渴了喝山水。每年都得用坏几把斧头、镢头和手锯,穿坏10多双鞋。虽然很艰苦,但是,“不上山绝对不行,心悬着,放不下。”

  “与其他景区搭界的林区,最容易出现情况。前几年,每年都能逮着一些盗砍盗伐的违法分子,都交公安机关处理了。”谈起护林,杨希路记得每个细节。

  杨希路的脚步比常人敏捷。这片山林大,以前杨希路五六天巡查一圈。山上没有路,崎岖难行,磕磕碰碰是常事,他的腿上伤痕叠加着伤痕。

  早年,有人上山搂柴火、砍木材,记不清一家人跟盗伐者发生过多少次冲突。如今条件好了,布了监控点,重要路口有了智能语音提醒,能准确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村民的护林意识也提高了,盗砍盗伐的现象逐年减少。

  杨希路每天与蒙山、与树木形影不离,触目触手可及的,闻到听到感到的一切,都与树的生长有着关系,每一棵树都像自己的亲人。杨希路笑着说:“为了守住‘祖辈栽起来的树,绝不能被毁’这一条,什么苦我也可以吃。”

  杨希路时常与树木呆呆地无言对视,又好似在密语细谈。就像这树一样,他的双脚扎进了大山深处,内心不断迸发茂密的枝条,伸展承受阳光雨露的绿叶。他用简单的生活、默默的守护,向这片绿色生命致敬。

  三

  杨希路也是平凡之人,护林工作本来就辛苦,生活中更有不易,最大的遗憾是为守山护林,长期定居于遥远偏僻的深山林间,上有老、下有小,疏于照顾。

  杨希路说着说着,抑制不住心中的愧疚,落下了眼泪。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照明取暖,这些平凡小事,在山上都是难题,物品都得从山下采购。杨希路的摩托车经常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奔波盘旋,车后挂满面布袋、酱油瓶和醋瓶子。每年大雪封山后,生活更不方便。如果考虑不周全,准备不充分,就会有几个月吃不上蔬菜。

  多难也得挺住。“想想上几辈,无论多么苦、多么难,都把大山保护得好好的。到我这一代,条件变好了,更不能辜负前辈的嘱咐。”

  “老人生病救治、孩子教育发展,我最揪心。”杨希路向我倒出了心中的苦水,“我能一心一意地忙活护林的事,幸亏里里外外有妻子操持。”妻子刘敬娥肯定也有一肚子委屈,眼泪已涌上了眼眶,看了看我们,欲言又止。

  杨希路78岁的母亲刘春荣说:“我刚嫁过来时,这里还是荒山,这边秃一块,那边秃一块,对面山上跑只兔子、飞只喜鹊,都看得一清二楚。但我们坚持下来了,现在望望漫山遍野的绿树,爽心亮眼,心里舒坦着呢。”杨希路看着白发苍苍的母亲,也发起了感慨:“我是母亲的儿子,也是森林的兄弟、树木的亲人,我和树木都是长辈养大的孩子!”

  每棵树和每株草都有生命、有灵性,不屈不挠绽放光彩。杨家七代人与树共生长,与一片林共守望,迎着风雨和酷暑严霜,坚守绿色家园和生命约定。每当绿色画卷收入眼底,心中的苦楚便烟消云散,涌起的全是自豪与热爱。

  我们离开杨希路家时,走出柴门口,就看见左侧山坡的枯树根部冒出了三支灵芝,茎红色,周边金黄色,煞是好看。树丛中喇叭状的野黄花开得正盛,摇曳生姿。

  蒙山层林叠翠,古木参天。阳光下,云在飘,鸟在叫,树在长,护林人杨希路忙碌的身影又穿梭在沟壑林间,棵棵树木看着,条条山路记着。树与人同命相依、根脉相连,苍翠欲滴的绿色描绘着蒙山如诗如画的美丽风景。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5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